小說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的作者是gaosping,主角是許棣張兆慈。主要講述了:許家來到河西的第一個年,過的提心吊膽,好在一夜無事,大年初一的早上,許蕘鬍子拉碴的從前衙回到家裡。張兆慈給燒了熱水,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之後,就歪在屋裡熱乎乎的炕頭上沉沉的睡去。這之後,河西跟雁門關都是…
《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精彩章節試讀
第二十章 種地
許家來到河西的第一個年,過的提心吊膽,好在一夜無事,大年初一的早上,許蕘鬍子拉碴的從前衙回到家裡。
張兆慈給燒了熱水,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之後,就歪在屋裡熱乎乎的炕頭上沉沉的睡去。
這之後,河西跟雁門關都是外鬆內緊,縣城的人看起來倒是沒怎麼樣,過了正月十五之後,街上的店鋪該開門營業的開門營業,下面村裡的人,該拿著自家的東西出來賣的就到街上找個地方擺個攤賣一下,跟原來沒什麼變化。
許棣為了自己種下的那些種子,早早的就搬到西屋的炕頭上住著,春節之後,竟然好幾盆都開了花,還有些掛著小小的嫩嫩的果實。
許棣很高興,這裡面有菠菜,香菜,胡蘿蔔,黃瓜,辣椒,最重要的是還有西紅柿,不光是張兆慈喜歡吃西紅柿,許棣也喜歡吃啊,生著吃,炒著吃,用白糖涼拌了吃,最好吃的是用西紅柿做湯喝,做了湯之後再下點麵條,熱乎乎的連吃帶喝的弄一大碗,出一身的汗,想一想就讓人覺得異常的爽快。
許棣現在每天都守著這幾個大箱子自己歪歪,暢想著東西種出來之後自己要怎麼做著吃,還有那開春之後就要種在地裡的玉米,等到玉米長成了,掰幾個嫩玉米煮了,那才好吃呢。
等到除了正月,許蕘總算是能夠按時的上下班了,這段時間他操心勞神的,整個人看起來又黑又瘦,張兆慈心疼的不行,每天給他煲湯,做好吃的,許梔自然是跟著吃喝,路嬤嬤現在愁到不行,自己以後是要許梔做教養嬤嬤的,教養嬤嬤可不單單是教導孩子的規矩禮儀,這身材也是需要教導的一方面啊,看看許梔現在,過了年之後,人是越來越圓潤了,許家這一家三口呢,還總是很享受投餵乖女兒乖妹妹的這件事情,已經五歲的小姑娘,已經能夠看到十三四歲的雛形了,但是看著這個圓潤的糯米糰子,路嬤嬤真心的害怕以後這個小姑娘一直這樣圓潤,不光是不好找婆家,估計還要被人恥笑。
許家雖然現在外放,但是總歸是要回到都城的,現在雖然不是以瘦為美,但是十幾歲的小姑娘,還是要體態婀娜才讓人喜歡的呀,一個胖乎乎的小姑娘,會被同齡的小姑娘笑話,甚至是會被作為被人笑話的原罪,到那個時候,這些是這個十幾歲的小姑娘能夠承受得起的嗎?
路嬤嬤還是很委婉的把自己的想法跟張兆慈說了,張兆慈哪裡不清楚這些事情呢,但是孩子才幾歲,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一定要跟上,現在在這邊關小城,沒什麼好東西,高蛋白的東西除了雞蛋就是那些牛羊肉,不讓孩子吃還不行。
張兆慈說:“嬤嬤,孩子的身材以後總歸是要隨了自己的父母的,您看我跟三爺,我們都不是胖的,咱們小九現在也就是太小了,還沒有抽條呢,等到長個子的時候就能瘦下來了,我可是我們家老太爺親自教導出來的,我看人還能不準嗎?”
路嬤嬤聽了, 也只能這樣了。
去歲初冬,張兆慈找人在河西縣城跟將軍府之間的田地裡種下的冬小麥現在已經開始返青了,張兆慈請的那位老農是侍弄莊稼的好手,張兆慈跟許棣帶著玉米種子就去了那邊,請老農幫著整理了試驗田,然後把玉米粒給種了下去。
老農從來沒有見過玉米,也不知道怎麼種,許棣曾經跟著農學院的師兄在試驗田泡過一段時間,種玉米在他看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其實在很多地方,是要等到冬小麥灌漿的時候在冬小麥的畦子中間或者是畦子之間的隴上播種的,這樣,等到收小麥的時候,玉米已經長出苗來,不過現在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甚至是這些種子是不是適應這塊地都不好說,許棣也只能是一點一點的摸索。
玉米種下去之後,就開始給地瓜還有土豆育苗,其實就是讓地瓜還有土豆上面長出來芽,地瓜跟土豆還不是很一樣,土豆要把帶芽的地方切出來,然後在草木灰裡面滾一下,這樣可以給消消毒,然後把帶著芽的塊莖給埋到土裡面。
至於地瓜,許棣想了好些辦法,都覺得不行,他不敢上來就去做,這一麻袋的地瓜從南邊運回來不容易,萬一試驗不成功,真的就沒什麼東西再讓自己去霍霍了。
最終,許棣在屋裡準備了幾個瓦盆,放上清水之後,把地瓜底部泡在裡面,過了幾天,竟然長出來一些新芽,許棣知道地瓜是用地瓜藤栽種的,就跟養的綠蘿一樣,所以,大概能到地瓜藤稍微大一些,就把地瓜藤給掰下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給栽到地裡面。
許棣做這些的時候,許蕘可是全程參與,就連許梔也在一邊打下手,東西都種到地裡之後,許棣直接就常住那邊了,有時候甚至晚上都不回家,就在地頭的窩棚裡面跟那位農夫一起睡覺。
張兆慈也不攔著許棣做這些,甚至是路嬤嬤都沒有說什麼,路嬤嬤是覺得大哥兒是個男孩子,只要是能夠做一些在她看來是正事的事情,那真的是全力支持的,路嬤嬤的支持可不跟許梔一樣在許棣回家吃飯的時候喊兩聲加油的,路嬤嬤給許棣做好了後勤工作,一日三餐都要給照顧到,有時候許棣不能回家吃飯,路嬤嬤也得做好了飯,讓家裡的馬伕駕著馬車去試驗田給送飯。
許棣還跟許蕘張兆慈說過,覺得在這裡挺好的, 只要全力去做試驗就好,有路嬤嬤做好後勤保障,不像在學校那會,在實驗室有時候忙起來都是泡點方便麵,好的時候能加個火腿腸。
張兆慈的冬小麥長勢良好,也是她捨得去買一些肥料,請人給追了肥,過端午的時候,張兆慈就準備要請人給收小麥了。
金黃的麥田啊,張兆慈帶著許棣跟許梔,後面還跟著路嬤嬤,青苗跟青穗,一行人站在麥田邊看著這不大不小的麥田。
兩畝大的地方,都種的冬小麥,附近那一塊兩畝多的地方,一半種了玉米,一半種了地瓜跟土豆,這會長勢都很良好,為了把這幾樣東西種好了,許棣真的是費勁了心思,該追肥了,就到處去找肥料,現在沒什麼化肥之類的東西,只有農家肥,但是農家肥也不能直接就甬到地裡,還需要漚肥,晾曬,然後把晾曬好的肥料用钁頭敲成一點一點的小顆粒,然後才能夠用到地裡面。
去歲冬天,許棣就開始蒐集肥料,別的不說,就守軍那邊就有很多的肥料,為了把肥料收集起來,許棣請許蕘出面,跟靖北侯世子談過之後,在軍營裡面建了好幾個簡易的公廁,然後請人把廁所裡面的排洩物弄到這附近劃出來的一塊專門存放肥料的地方,堆在一起漚肥,冬天漚好的肥料春天才翻出來晾曬過後整理好運到田裡。
這些都是許棣請人做的,就算是請人做許棣也得在一邊看著,第一天的時候,許棣回到家裡沒有吃飯,第二天的時候吃的很少,後面幾天適應過來了,才慢慢的吃飯,後來許棣跟張兆慈說,那肥料場裡面的味道,實在是不可描述,誰能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要做這樣的事情啊。
因為這個,許棣決定自己要開始研究肥料,部隊那邊可不光是公廁裡面有肥料,還有馬場那邊,把這些肥料收集到一起之後,簡單的處理一下,最起碼比較利於使用才行啊,說不得還真能做好了這個,推廣開來之後,讓這邊的老百姓得實惠呢。
想到就要去做了,許棣開春的時候找了一塊背風的地方,挖了個坑之後,開始按著自己曾經聽到的農家肥料的製作方法,把一些大糞,爛樹葉子,再加上一些細土,製作農家肥料。
這個農家肥料是聽農學院的一位師兄說過的,如果一直用化肥,土地容易板結,適當的用一些農家肥,有利於土地的長效使用,所以,師兄們就請人制作農家肥料。
許棣曾經見過那些農家肥料,都是一些細小的顆粒,味道也不大,用到實驗田裡面地裡的莊稼長得也挺好的,因為挺感興趣,許棣就多了問幾句,現在許棣挺後悔的,當時沒有跟著那位師兄多學一些東西,很多東西就當成一些笑話來聽的, 誰知道現在竟然是自己最需要的呢?
想太多容易煩躁,許棣只能是咬著牙憑著自己的記憶,仔細的回想那位師兄曾經告訴過自己的步驟。
小麥已經長成了,雖然產量不是很大,但總歸是證明能夠在這邊生長。
張兆慈的冬小麥可以說是大豐收,看著那一麻袋一麻袋的小麥,張兆慈心裡很是高興,就連靖北侯世子也是很高興,這邊可是有很多的軍戶呢,大部分都是在這附近種地,如果這樣種植冬小麥能多收這麼多的糧食,那就預示著以後他們就能吃飽飯了,而且軍隊那邊想要徵糧的時候也更容易了,守軍那麼多人,每天要耗費的糧食都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光指望朝廷給調配過來的那點糧食,不說杯水車薪,也是差不多了。
這裡面最高興的就是許蕘了,冬小麥一種好,他就讓人過來跟著那位從外地請過來的老農一起種糧食,怎麼樣播種,怎麼樣施肥,日常怎麼樣管理,這幾個月的時間下來,硬是總結出來一套適合當地的種植方法,下面要做的就是大力的推廣,小麥磨成麵粉做飯,可比那莜麥麵粉簡單,而且還好吃,要不然現在人家說過好日子就是天天的大米白麵呢。
張兆慈把自己收穫的那些小麥拿出一大部分當作是下一季的麥種,其餘的就拿到磨坊去,請人家給磨成了麵粉,當然了,跟超市裡面買回來的那些麵粉是不能比的,但是用這樣有些粗糙的麵粉蒸出來的饅頭,吃起來非常的香甜。
張兆慈的小麥豐收了,收了小麥之後,張兆慈又在地裡種下大豆跟綠豆,這些等到種小麥之前就能夠豐收,許蕘都想好了,等到來年的春天就開始在小麥地裡套種玉米,這樣地裡一年到頭都不閒著,就是要給土地追肥,這樣一想,許蕘覺得還得再好好的催一催許棣肥料的事情了。
許棣的農家肥,經過幾次的試驗,終於摸索出來一套比較好的製作方法。
把從公廁收集來的排洩物,馬場收集來的馬糞,再加上一些從縣城集市裡收集來的爛菜葉子,再加上一些收小麥的時候收集來的麥秸,放到專門挖的一個漚糞池裡面,加上點石灰,細土,澆上水之後發酵,發酵好了,晾曬,晾曬好了之後,還得烘乾,最後的烘乾是最重要的,烘乾好了裝到麻袋裡面,不管是運輸還是使用,都非常方便。
許蕘是一縣之長,利用手裡的權力,在縣城附近一個很偏僻的地方給許棣劃了一塊地方,讓許棣專門用來生產肥料。
許棣帶著縣衙工部的幾個人,請了一幫壯漢,從挑糞,漚肥,一直到晾曬,烘乾,都是這些人做,許棣忙前忙後的協調各種關係,還要教著縣衙過來的幾個人具體怎麼樣做,漚肥發酵的時候溫度的掌控很重要,溫度不夠或者是溫度太高了,肥力都不行,烘乾的時候溫度也很重要,但是現在又沒有溫度計,就只能是靠經驗估摸。
許棣這一忙活,就忙活了兩個多月,等到玉米需要追肥的時候,肥料廠裡面的第一批肥料已經出來了。
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後面玉米是不是能夠豐收,夏天這一次的追肥也是非常的重要,當然了,追肥用的肥料也是很重要的。
許棣帶著人,在每一棵玉米的根部刨了一個坑,然後把肥料埋在裡面。
等到給玉米追完了肥,地裡的地瓜秧子很長了,許棣又開始給地瓜翻秧子,還掐了好些嫩嫩的地瓜秧子,帶回家讓路嬤嬤給炒著吃,拌著吃。
土豆也長得很好,主要是水肥都跟上了,看著滿地的青綠,許棣覺得非常有成就感,如果自己的試驗能夠成功,把這幾樣糧食作物給推廣開來,一定能夠讓更多的人吃上飯,到了那個時候,許棣希望自己的爹能夠被更多的人知道。
許棣知道自己的爹不能一直留在這個邊境小城,在這邊有靖北侯世子的保護,是很安全,但是他還有更廣闊的未來,自己這一家最終還是要回到京城,如果自己的父親不能更快的成長起來,許棣知道迎接自己一家人的,有可能真的是家破人亡,因為許棣從自己的原身的那些記憶裡面發現,有人不讓腿受傷的原身接受更好的治療,有人也不讓原身讀太多的書,一個腿有殘疾,還沒有讀過太多書的侯府庶子的兒子,還是沒有父母庇佑的人,能有什麼好的未來呢?
小說《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