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網文大神覓忘塵的新書大秦風起牆裂推薦給大家閱讀,這本書的主人公是秦曌武瑤。簡介:宗祠殿!隨著秦曌的話語落下,這一刻,所有朝臣的眸光都落在了他身上,神情上有欣慰等各種神色…心思各異!當然,他們都明白就目前的情形來看,是先要解決王朝內患,封君大將安慕君和南平君公然劍指京都…。這是目前…
《大秦風起》第8章 蓑衣人
宗祠殿!
隨著秦曌的話語落下,這一刻,所有朝臣的眸光都落在了他身上,神情上有欣慰等各種神色…
心思各異!
當然,他們都明白就目前的情形來看,是先要解決王朝內患,封君大將安慕君和南平君公然劍指京都…。
這是目前要面臨的最大問題。
秦曌自然明白這一點,看向眾朝臣,開口道:“父王在世之期,命我即位大統,各位可有何話要說?”
“臣等拜見大王!”一位位朝臣躬身道。
這一句話,足以表明態度。
包括左相、穆太尉以及御史大夫在內的三公,此時,無一例外的躬身作揖,紛紛向大王示意。
就目前的局勢,再以公子曌唯一的王室公子身份,以及先王遺旨,就連王璽也都在公子曌的手中,
這就意味著秦王位,再難有人動搖,若有人膽敢違逆旨意,便是與王朝為敵。
等同於造反。
這個罪名一旦坐實,必將引起朝臣共憤,群起而攻之。
在這樣的大勢下,即便在場之人有著各自的心思,但他們可沒有氣魄成為出頭鳥。
秦曌將每個人的神色都看在眼裡,他不在乎質疑,因為每一位君王上臺,都避免不了類似的問題,
此時,便見他開口:“既如此,起詔令,昭告天下,將父王遺體葬入王陵。”
左相眸光一閃,昭告天下麼…
“大王,不可!”一道聲音響起,眾人的眸光看去。
開口之人,正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
這一刻,秦曌眼神落在了他身上,便見御史大夫傅衛俞連忙走出,作揖道:“大王,如今先王離世之事,天下還未知,一旦此事昭告天下,必將動搖民心吶。”
“再則,如今安慕君與南平君來犯京都,國本恐將動搖,局勢危在旦夕,此事若處理不當,我秦王朝之國力必將折戟半寸。”傅衛俞道。
“是啊,大王!須先繼承大統,以安國本才是首要啊。”不少朝臣相繼認可道,對於御史大夫之話,不少人都認同。
“御史大夫認為該如何做?”秦曌看向對方,道。
對於御史大夫之話,他並未有半點意外,也很欣慰他能如此為王朝著想。
“回大王!”
傅衛俞開口回應:“如今我大秦極有可能爆發內戰,眼下當務之急,大王應及早繼承大統,以安國本,擬詔,昭告天下,秦王已定,方可讓安慕君與南平君知難而退。”
“至於先王…”傅衛俞語氣停頓了下,又道:“老臣以為,秘葬足矣!”
雖然如今秦王之位已定,朝臣皆知,可天下人卻不知其中隱秘,一旦被有心人利用,藉此動搖了民心…
那麼這一場內亂,將會更加麻煩。
“望大王慎重。”太尉穆瑰夏也都作揖道。
“臣等附議。”一位位朝臣都隨之躬身,說道。
見此一幕,秦曌並未開口,將眸光看向了沉默的左相身上,道:“相邦至今未言一語,如何看待此事?”
正思慮其中利弊的左相眼神微閃,又迅速恢復如常,作為一國相邦,他處理事情比一般人要更加敏感。
尤其朝堂之事…
對於這個問話,以及大王的眼神,他似猜測到了什麼,心頭暗凜,同時邁步走出,“回大王!老臣支持大王的提議,將先王葬入王陵。”
“相邦。”眾朝臣的眸光都看了過去,隨即就要爭論,何況以相邦的洞察力,不該看不見這些伴隨的風險。
左相語氣停頓了下:“但老臣以為,大王帶孝即位也不可推遲,同時調令軍將南下,以應對安慕君和南平君之兵變。”
秦曌眸光平靜,似在思慮,片刻,掃視在場眾人,“我大秦軍將…大多駐守各地,使朝野空乏,然此事亦不容耽擱…如此,寡人決定,由相邦與太尉皆抽調大軍重弩、弓箭、投石、戰車、矛、戟、盾、戈合計三十萬精銳南下迎擊主力。”
“大王聖明!”眾朝臣躬身道,開口之人,大多都為主戰迎敵一派,自然,有人主戰,也有人神色各異。
“南下?”左相聽到此話,神色隨即凝滯了片刻,他沒想到大王會任命他與太尉一同南下迎敵。
除此之外,他也在猜測大王此舉是否有什麼用意,又或者,是為了支走他這位相邦?
不知,不解。
“大王,老臣雖位列相邦,然對兵家之事卻不善…”左相道,不願離開這座京都,因為他的根基在京都,
不過,話還沒有說完,便被秦曌抬手製止,語氣平淡道:“怎麼,相邦不願為寡人分憂?”
這一刻,左相心頭頓時一沉,感受到大王的語氣,只能順從地道:“老臣遵從大王安排。”
無論是否如他猜測,以眼下的情況,他必須應下。
“甚好。”秦曌眼神平靜,又掃視眾人,冷聲道:“眼下王朝內亂,安慕君及南平君發動兵變,率軍來勢洶洶,且不遵先王詔令,按秦律,本當屬死罪…”
眾人心頭一凜。
秦曌繼續道:“然,我秦國子民本是一身,若與之開戰,則無疑是自斬我秦國之手足,自剜我秦國之耳目,與兄弟相殘無異,寡人不忍於此,既昭告天下,凡投誠者升遷,可回家鄉與親朋好友同聚,一意孤行者重罰,其餘無罪。”
“諾!”
眾朝臣明白,大王這是要勸降安慕君和南平君,可這兩位大將軍,又豈是那麼容易能勸降的。
秦曌掃視眾人,將所有人的神情都看在了眼裡,自不會解釋,也不會告知眾人,父王生前派人入安南兩州收買人心之事,
後看向左相以及穆太尉倆人的身上,開口道:“至於即位之事,寡人決定推遲帶孝,直到解決安南兩州兵變之事,再另行擇日舉辦即位大典。”
“大王…”太尉穆瑰夏還想開口,可當對上大王的眼神,他便明白大王已是心有決斷,再難改變。
只得躬身道:“老臣遵從大王詔令!”
……
南域三十六城!
一處名為南州的大城,這裡是南平君的封君之地,也是南平君的屬地主城。
此刻,南州!
轟隆隆!
一支足有數十萬的大軍行進,使得地面都在劇烈的震盪,塵土飛揚。
這便是由安慕君和南平君,倆人麾下用於鎮守安州以及南州組成的屬軍,足有四十萬之多。
也是此次平定南方諸國的秦軍。
這一支大軍,則是分別由其麾下的兩位主將率領前行,至於安慕君和南平君,已經率領數萬輕騎趕赴京都。
“我之前聽說了一個流言,不知是否當真。”為首一位身穿黑金盔甲的主將,開口道。
眼神看了看周圍,語氣都帶著幾分謹慎。
“我也知曉一些。”另一主將回道。
一時間,倆人都沉默了下來。
若流言屬實,對於秦國是一個殘酷的打擊,對於他們這些秦將,又何嘗不是如此。
“難不成,大王真的已經…”
主將不語,顯然默認了一切。
“可按照王位繼承人來看,第一繼承人是公子曌,而非…”主將話語還未說完,便被打斷。
“言語慎重,小心禍從口出!”一人道。
“那我們這一次真的要與京都決戰麼?那裡的人,可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啊!”為首一位身穿黑金盔甲的主將,開口道。
同為秦人,又怎願內戰,可軍人偏偏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致使他有些糾結。
“走一步看一步吧。”
“也只能這樣了。”主將語氣一嘆。
一時間,倆人又陷入了沉默。
“將軍。”此刻,一道聲音響起。
便見一位副將騎著戰馬而來,說道:“有人求見兩位將軍一面。”
“見本將?”倆人對視一眼,有些疑惑,但出於謹慎還是開口道:“將之帶來。”
“諾。”副將離去。
不久,一名身穿蓑衣,頭戴斗篷的身影來到兩位主將身前,只聽來人道:“見過董、吳兩位將軍。”
“你知曉我們?”倆人神情一滯。
“安慕君和南平君麾下的兩位將軍,在王朝早已如雷貫耳,在下豈會不知。”蓑衣人道。
“你既知曉我們之名,那麼想來,你本身也是非凡之人了。”董將軍眸光微凝,緊盯著頭戴斗篷的蓑衣人。
“無名之輩,談何非凡。”蓑衣人意有隱藏。
“無名之輩?將斗篷摘下來。”兩位主將聽到此話,眸光變得鋒銳,緊盯著來人,直覺告訴他們,此人很神秘。
同樣也很危險。
哪知,蓑衣人自信的開口:“我敢摘,可你們未必敢看。”
“狂妄!”吳將軍直接將腰間秦劍拔出,劍鋒直指對方,冷聲道:“再不告知你之來歷,休怪本將拿你首級下酒。”
作為常年征戰沙場的將軍,說話之時,都充斥著殺伐之氣。
“呵呵呵…”蓑衣人的斗篷下傳來笑聲,可這聲音讓人不寒而慄,心頭直顫。
“裝神弄鬼。”董將軍一聲冷呵。
“嗡。”秦劍一揮,綻放一股鋒銳之氣,將蓑衣人的斗篷掀開,露出一張輪廓,其口唇微動,吐出了幾個字:“我是…”
話語未落,蓑衣人手掌已經探出,將掀開的斗篷重新戴回了頭上,時刻都充斥著神秘之感。
而此時的董、吳兩位將軍早已神情僵滯,只因為蓑衣人說出的幾個字,著實讓他們震驚不已。
片刻,似反應過來之後,驚詫道:“你真是來自大王麾下那最神秘的一衛?”
天下有傳聞,秦王麾下有三衛,分別是負責鎮守王宮、護送大王出行的禁衛軍,以及督察天下事務的翰庭衛…
除了這兩衛,就只剩下那最後一衛,然而這一衛比之前兩衛,可是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衛。
秦銳士。
沒有人知曉秦銳士到底有多少人,也沒有人知曉在什麼地方,只知每一人俱都是王朝最可怕的人才,精通各種神異手段,甚至無孔不入。
是秦王的一把刀。
曾一度讓得整個天下,為之感到恐懼。
“呵。”蓑衣人聽到問話,並未多說。
只見其手指一顫,隨後兩封信函擲出,落在董吳兩位將軍手中,“我勸兩位將軍一聲,選擇務必謹慎,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
話落,一陣黑煙忽然襲來,籠罩蓑衣人的身體,隨即在兩位將軍的注視下,消失在這片天地。
“不愧是出自秦銳士,還真如傳聞中一般神秘。”
看著這一切,兩位將軍不由發出一聲驚歎,
然而,他們似意識到了什麼,眼眸隨即看向手中信函,對視一眼,而後紛紛露出了一抹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