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重生呂布》第5章 李典命喪方天畫戟
李典睡的正香,忽聽見士兵高聲呼救,抬眼一看,外面已經火光沖天,殺聲四起。
急忙起身,來不及穿上盔甲,只提了隨身長劍就衝出營帳。
“眾將士們,不要慌亂,快救火,快拿起武器,堅守營寨!”
曹兵大都還在睡夢中,慌慌張張起來,哪裡會聽李典的命令,早亂作一團。
此刻的高順,已經帶領著大隊人馬衝殺了進來。
“殺……!活捉李典!”高順帶頭喊起了口號!後面士兵們一齊呼喊,
“活捉李典!”
“活捉李典!”
曹軍不知道有多少呂布兵馬,只聽得喊聲震天,一下四散逃竄,根本沒有了抵抗!
一小兵牽著馬,對著李典急呼道,
“將軍,快快上馬,再不走,來不及了!”
李典怒火沖天道,
“我要拼了,我的營寨啊!”
“將軍,留得青山在,可他日再戰,莫要失了性命!快上馬!”
李典不得已,只好上馬逃跑。
高順在李典營寨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
眾多曹兵來不及穿盔甲,就被高順兵馬衝殺,命喪黃泉,被大火燒死者,亦不計其數。
高順抓住一曹兵,問道,
“李典何在?”
小兵嚇的顫抖不已,以手指遠處道,
“穿青色長袍便是!”
高順抬眼看見,青色長袍正拍馬飛奔,身後只跟著五、六騎兵。
高順抬手一槍,結果了小兵,高呼道,
“前方青衣著李典也,捉住者,賞金百兩!”
眾將士一聽,個個奮力追趕,眼見得距離只有十米左右,更加拍馬急追。
李典回頭一看,身後密密麻麻全是呂布兵馬,嚇的拿馬鞭猛抽坐下馬,大呼道,
“吾命休矣!”
正心灰意冷間,看見一隊人馬,旗幟整齊,迎面而來。
以為中了埋伏,心下大驚,卻聽見有人喊道,“曼成莫慌,我來救你!”
李典定睛一看,原來是曹洪,帶著二萬士兵,前來接應。
李典長舒一口氣道,
“曹將軍救我!”
曹洪拍馬大呼道,
“曼成快走,吾當回殺過去,勢必奪回營寨!”
“眾將士們,奮力向前!奪回營寨!”
李典哪裡肯走,他急忙勒轉馬頭,也隨曹洪兵馬一起往回殺。
高順和曹洪二馬相交,開始捉對廝殺。
二人你來我往,足足鬥了五十餘個回合不分勝負。
李典見狀,提著長劍開始夾攻高順。
幾個回合後,高順抵敵不過。
找個破綻,回馬便走。
李典高喊道,“此時不奪回營寨更待何時?將士們,衝啊!”
“衝呀!……”
曹兵一下士氣高漲,奮力衝殺過來!
楊造遠遠看見曹營火光沖天,知道劫營成功,急忙帶著五千輕騎兵,前來接應高順。
忽見高順正往回飛奔,忙問道,
“將軍何去?”
高順道,
“主公,曹洪救兵已到!”
楊造笑道,
“區區曹洪,何足掛齒,隨我衝殺回去!”
“是,主公!”
楊造揮舞著方天畫戟,一馬當先,直取曹洪。
戰不三合,曹洪膽怯,回馬便走。
曹兵陣腳大亂,楊造揮舞方天畫戟,開始屠殺曹兵。
李典一看呂布來了,亦不敢戀戰,想回逃,坐下馬卻被呂布兵馬刺中左腿,因此跑的甚慢。
楊造一連斬殺了二十餘個曹兵,見李典,只穿單薄青衣,就殺條血路,猛拍赤兔馬屁股,直衝李典。
李典大驚,無力抵抗,只顧拍馬,奈何坐下馬受傷,速度極慢!
早被赤兔馬追上,楊造已殺的興起,舉起方天畫戟,從背後狠狠地朝李典橫劈過去。
只一下,李典頓時被劈成兩半,人頭和一隻胳膊一起落地,瞬間一命嗚呼。
楊造砍下人頭,勒馬鳴金,
“眾將不必追擊,恐曹操再有援兵。”
卻見高順亦手提一人頭,拍馬而至。
“主公,簡雍已被吾殺之!”
楊造心下大喜,此人未來乃劉備手下謀士,今殺之,去劉備一得力助手,豈不快哉!
楊造傳令三軍,收兵回城。
此戰,李典、曹洪,一共5萬人馬,被殺死大半,降兵不計其數。
*****
話說劉備,丟了小沛以後,從北門落荒而逃。
隻身奔馳,驚魂未定,心中掛念家中妻小,悲傷不已!
行至一山腳,突然一隊人馬飛奔而出,驚的劉備勒馬停步,不敢移動。
“主公勿慌!”
劉備細看,長舒一口氣,原來是孫乾人馬。
“公祐,今小沛已失,二弟、三弟又不知去向,已無立足之地,如之奈何?”
孫乾提議道,
“今袁紹坐擁四州,兵精糧足,不如先往投之,待時機成熟,再另圖之不遲!”
劉備深以為然,遂一同往青州方向而去。
此時青州刺史乃袁紹長子袁譚,譚素敬玄德仁義,聽聞他在城下叫門,隨即開門相迎。
劉備細說被呂布攻城經過,痛哭流涕家小被呂布困於小沛之事。
袁譚聽後亦傷心落淚。
送劉備以及孫乾入館驛休息後,袁譚馬上寫書信一封,發往袁紹處。
翌日,
袁譚派本部兵馬護送劉備到平原界口。
袁紹得了書信,心中大喜,帶著隨從出城三十里迎接劉備。
劉備感激不盡,連忙答謝道,
“備如無依之鳥,四處飄零,今得將軍垂憐收留,實乃備之大幸!”
袁紹執手道,
“玄德公乃當世英雄,今幸得相見,足慰平身!”
二人相談甚歡,同回翼州。
袁紹待劉備甚厚,每日小宴、大宴不斷。
一日酒宴,酒之半酣,劉備心中思念家小以及張飛、關羽,竟然落下眼淚來。
袁紹見之,忙問道,
“玄德公,為何突然落淚?”
劉備以衣袖擦眼淚道,
“某聞妻弟糜竺,已被呂布所殺,家小被囚于徐州,故而傷心難過!”
袁紹起身安慰道,
“呂布,世之豺狼,玄德勿憂,他曾書信於我,約我起兵共伐曹操。”
“今日,待我書信於他,令他放還玄德公家小,如何?”
劉備垂淚道,
“恐呂布不肯放也!”
袁紹怒道,
“量小小徐州,安敢如此?如不放汝之家小,吾當起兵伐之!”
劉備起身與袁紹舉杯同飲,甚是感激,不在話下。
宴席結束,謀士審配入袁紹內室道,
“主公,劉備其志不在小,今孤苦無依,才投主公,他日必為禍害,不可不防也!”
袁紹笑道,
“劉備仁義之名天下皆知,必不會害我!”
審配上前道,
“主公萬不可令其帶兵出城,可留在內城作為幕僚,如此,他必無展翅之日!”
袁紹只是點頭敷衍,根本沒放心上。
審配出了內室,心裡煩悶,想著袁紹剛愎自用,不聽忠言,內心唏噓不已。
劉備回到館驛,內心越發傷感,又哭泣不止。
孫乾聞得哭聲,入內室道,
“主公不必煩憂,有徐州逃回兵士告知,主公家小被關於別院,呂布派兵把守,分毫未動!”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劉備停止哭泣道,
“吾當說服袁紹出兵徐州,奪回妻小,不然,日日憂心,夜不能寐,實在難受至極!”
孫乾道,
“主公不必心急,袁紹寫書於呂布,令其放回家小,呂布必然不肯,到時,主公再說不遲!”
劉備仰天長嘆道,
“唉!二弟、三弟亦不知去向,生死不明!”
孫乾安慰道,
“主公不必憂慮,想張將軍、關將軍,有萬夫不當之勇,必然無事!”
劉備這才心下稍安。
*****
公元197年,曹操親自帶著許褚、于禁、樂進、徐晃,領兵五萬來和袁術對陣。
袁術旌旗蔽空,浩浩蕩蕩足有十二萬大軍。
二軍對壘,曹操出馬大喊道,
“袁公路,吾與你向來無仇,為何發兵侵我疆土?”
旌旗開處,袁術金盔金甲,騎高頭白馬,出陣道,
“你託名漢相,實為漢賊,人人得而誅之,何須多言!”
曹操大怒,回頭道,
“仲康安在?”
只見一容貌雄偉,銀甲銀盔的黑臉猛漢,手提火雲刀,拍馬就往袁術陣中而去。
此人正是“虎痴”許褚也!
袁術一看來者威猛,連忙回顧左右道,
“誰人可以出戰?”
張勳挺槍出列道,
“末將去會會他!”
二將在陣前廝殺,許褚力大,只十個回合,張勳不敵。
紀靈眼見著張勳將敗,提著三尖兩刃刀,拍馬過去幫忙。
許褚一人直對二將,完全不落下風。
三將鬥了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曹操看著許褚,感嘆道,
“仲康,真乃世之虎將!”
徐晃突然挺槍出馬道,
“丞相,吾去相助!”
徐晃一去,張勳和紀靈不能抵擋,幾個回合後,撥馬便走!
曹操見狀,揮軍掩殺!
二軍肉搏,袁術雖然人多勢眾,奈何曹軍士氣高漲,漸漸不能抵擋。
許褚手提火雲刀如入無人之境,左衝右突,殺敵無數,徹底沖垮了袁術陣腳。
袁術大驚,只得鳴金收兵,大退三十餘里安營紮寨。
此戰袁術大敗,損兵折將無數。
當夜,袁術在營帳中與眾將商議,是攻是退,舉棋不定。
張勳道,
“曹操詭計多端,急切不能進,不如退兵!”
袁術心神不定,也心生退意,只是此次出兵,無功而返,又心有不甘。
突然,門口傳來咔嚓之聲,原來是立著的牙旗被北風吹折,小兵急忙進賬稟報。
袁術心下一驚,遂決定明日一早就退兵回壽春。
紀靈進言道,
“大王,門口牙旗被風吹斷,當心今夜曹操來偷襲!”
楊奉出列道,
“大王,今夜宜早作準備,曹操必然來偷襲營寨!”
袁術於是吩咐道,
“樂就,你領兵一萬往左路山林埋伏,但見營寨火起,可領兵出擊。”
“梁剛,你領兵一萬往右路小山埋伏,但見營寨火起,亦帶兵出擊!”
“李豐,你領兵五千,往營寨後面一里外安營紮寨,但見曹兵至,可繞到曹兵後隊攻擊。”
“橋蕤,你領兵五千埋伏於營寨二側,但見曹兵偷襲,馬上放火,揮軍衝殺!”
調撥完畢,袁術自帶大軍,退出營寨,於一裡外的一座高山上重新安營紮寨。
居高臨下,只要曹操劫營,將盡收眼底,亦可見機行事!
當夜月亮當空,射出淡淡的白光,星星點點,天氣如此清朗!
寒鴉繞月哀鳴,冷風悽楚!
轉眼已過一更,卻未見曹兵出現,“難道不來劫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