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個星球當球主》第8章 恆星能源
但李蒙不一樣,就拿新獲取的反重力科技來說。
如果是人工智能,它的思維邏輯再強,也只能對其進行復制,而無法創新。
所獲得的科技就是它的終點。
但它的終點卻只是李蒙的起點。
通過創新,通過舉一反三,李蒙能夠把反重力科技用到極致。
這是人工智能無法辦到的。
有了反重力科技,就有了離開斯立亞星的辦法。
而相比反重力科技,激光科技,對李蒙而言,子空間通訊科技是最為重要的。
子空間是一個異度空間。
在這個空間中通訊信號能夠無距離限制即時傳輸,不存在延遲的說法。
正是因為發現了子空間,銀河系才有了萬族共和的可能性。
身為智能AI,子空間通訊可以說給李蒙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因為距離而出現通訊上面的問題。
斯立亞星雖是一個好地方,可作為大本營。
但李蒙不會永遠的停留在斯立亞星。
他必須得到成長,必須去外界獲取更先進的科技。
不僅如此,他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去遊歷銀河系,去探尋未知的奧秘,去了解各族文明歷史。
滿足自己的求知慾望才是李蒙最想做的事情。
一個月後,斯立亞星衝出了星雲,再次衝向了恆星。
這是無盡的循環,斯立亞星會一次又一次的環繞恆星,直到永遠。
而在斯立亞星的內部,一場大規模的建設正在進行中。
在殖民船下方的地底,一條條隧道四通八達。
在隧道中,可見大量堆積在地上的礦粉球。
其大小一致,直徑約有一米。
隧道黑暗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但不一會,隧道的盡頭就出現了光芒。
一輛長長的列車順著隧道中的軌道呼嘯而來。
它的速度極慢,緩緩向前。
在長約二十米,寬五米的貨箱兩側裝有大量機械手臂。
所過之處,礦粉球被靈巧的機械手臂抓住,然後放進了貨箱。
向隧道深處望去,燈光蔓延到了視線盡頭。
在蜿蜒交錯的隧道中,貨運列車的長度足有十多公里。
而在千米地底則有一片巨大的空間。
三臺巨型人形工程機械正在勞作中。
其高約百米,類人形,有著纖細雙腿,靈巧的雙臂,還有一顆菱形腦袋。
明明很高大,卻給人一種很纖細的感覺。
它們的名字叫“城市建造者”。
是李蒙設計的一款巨型工程機械。
有它們在,大型工程的建設就好像堆積木那般簡單。
一旦反重力科技實現了泛用,工程建設效率會更高。
但這需要時間,足夠多的時間。
沒有什麼事情能夠忽略過程而一蹶而就的。
時間就在李蒙忘我的研究新科技中一點一點流逝了。
——-
五年後,斯立亞星。
時間已經過去了五年,斯立亞星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原本殖民船所在的地方已經大變樣了。
殖民船已經不在,徹底的消失。
原本被噬金蟲鑽出的洞穴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那一片大地與周圍的大地融為了一體。
在地底深處,原本四通八達的隧道也被金屬世界所取代。
在更深處,在更遠方的地底才可以看到四通八達的隧道。
那些隧道中不再有軌道,原始的軌道列車也已被懸浮列車所替代。
相比軌道列車,懸浮列車的速度更快,也更有效率。
在萬米地底的深處有一巨大的金屬空間。
金屬空間呈乳白色,牆壁上遍佈玄奧的金色紋路。
空間呈圓筒形,直徑超過了五百米,高一千米。
乳白色的地面被八條金色紋路相連。
每一條金色紋路都筆直的順著牆壁通往了穹頂。
就在地面的中心處,八條相連的金色紋路形成了一個金色的圈紋。
金色圈紋的直徑約有五十米,共有數千層,就如一個巨大的金色渦旋。
就在渦旋上方的十米上空,一顆巨大乳白色帶有金色圈紋的球體靜靜的漂浮著。
它十分巨大,直徑約有五十米。
通體圓滑如白玉,沒有一絲瑕疵。
表面的金色紋圈更讓它有了一種玄奧的神秘感。
它就是“超智核”,李蒙研發的第一代超級計算機。
相比以往的艦船數據終端服務器,它的運算能力提升了百億倍。
當它建造完成時,數據轉移只用了0.01秒。
而第一代超智核也成為了李蒙新的身體。
超智核所在的空間也進行了獨特的設計。
它是一個額外的個體,可以根據需求進行移動。
向下,向上,向左,向右都可。
在李蒙的預想中,在未來,這個空間會抵達地心。
最深處的地心才是最為安全的地方。
“該離開了……”
在數據的海洋中,李蒙接收到了來自地表傳感陣列的信息。
斯立亞星正在衝向恆星。
面朝恆星一面的星球地表將會在十分鐘後燃燒。
這五年來,李蒙一直在等待,等待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現在,他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與此同時,在外面,黑暗的宇宙中。
在巨大的藍巨星面前,好似一粒塵埃的斯立亞星正在接近恆星。
面朝恆星的一面大地燃燒了起來,滾滾煙霧在後方的宇宙中留下了一條久久不散的痕跡。
就在燃燒的大地中,某個地方,大地突然震動了起來。
一個巨大的閘門突然從地面緩緩打開,漸漸露出了一個巨大洞口。
洞口的直徑約有一千米,深不見底。
一股巨大的氣浪從洞中澎湃而出,吹散了洞口四周的塵土。
一道扭曲可見的透明引力光束沖天而起,直衝恆星。
在恆星表面的某一點,炙熱的等離子氣體沸騰了起來。
就好像被牽引了一般,一道巨大的藍色火焰柱升騰而起,直衝斯立亞星。
巨大的藍色火焰柱跨越了遙遠的距離一頭撞入了洞中。
一時間,巨大的藍巨星與斯立亞星被一條火焰柱相連著。
火焰柱看似很大,但在藍巨星為背景面前,就顯得微不可小了。
這是地底的基地在吸收恆星能量。
這些年因對電磁力的深入研究,李蒙放棄了傳統的聚變能源。
轉為主攻恆星能源。
所見成效驚人,已經能夠初步的使用恆星能源。
在洞道盡頭的熱能反應核心區中。
被吸收而來的等離子氣體被電磁場約束形成了一顆小型恆星。
它從原本的藍色漸漸變成了黃色,如同一顆巨大的火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