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幼清》免費試讀第51章 好運道
梁九功笑著進來,開口便道:“奴才見過太皇太后,見過太后。”
太皇太后開口:“免禮。”
“謝太皇太后。”
“你怎麼過來了?”
梁九功趕緊解釋道:“今上午萬歲爺跟舒嬪娘娘垂釣,運氣好,釣了不少,萬歲爺就差奴才給您送些魚過來。”
魚太皇太后和太后都不缺,但是皇帝送過來的,倒是份難得的心意。
“難為他這大熱天還能耐住性子,他的心意哀家收下了,回去跟皇帝說,天氣炎熱,讓他仔細著身體。”
“奴才一定把太皇太后的心意帶到。”
又叮囑了幾句,梁九功才離開。
他離開後,一旁的蘇麻喇姑才道:“主子是不知道,這些魚可沒一條是萬歲爺自個兒釣上來的。”
太皇太后好奇,“哦?”了一聲:“怎麼回事?”
“萬歲爺召舒嬪伴駕,讓舒嬪陪他釣魚,結果萬歲爺來了興致,非要教舒嬪釣魚,最後舒嬪是會了,可萬歲爺從始至終魚桶裡就沒進一條魚,您說可有意思。”
太皇太后忍不住笑了,這個舒嬪倒是有些意思。
“舒嬪這運道倒是不一般啊!”
一旁的太后說道:“興許頭一次,運道比較好。”
有些時候有些事頭一次做確實有好運道,只是著運道未免也太好了些,太皇太后當即吩咐道:“皇帝送來的,總不能辜負了他們的心意,晚上就用剛送來的魚做菜,哀家也好好嚐嚐。”
蘇麻喇姑:“是,主子。”
隨後太皇太后又道:“既然是舒嬪釣上來的,晚些時候你派人送些東西給舒嬪。”
太皇太后是怕重複順治董鄂妃的悲劇,可她也不是不通情理的人,當初的董鄂妃爭寵吃醋,偏偏順治還寵著呢!後宮不得安寧,甚至對董鄂妃生的兒子說出“第一子”這樣的話,太過荒唐,所以太皇太后才不願康熙偏寵誰。
舒嬪她瞧著她的性子還不錯,跟家裡關係一般,也不用擔心她為孃家謀福,再加上康熙寵她,她並沒有恃寵而驕,康熙也沒因此荒廢朝政,更沒有忽視子女,頂多在吃穿用度上偏頗一些。
這些太皇太后倒是不在乎,人都有個偏好,不是舒嬪也會是別人,舒嬪已經是不錯的了。
這也是太皇太后最近想明白的事,所以就不願意管康熙後宮的事了,只要不出岔子,康熙也大了,她也不想做囉嗦老婆子。
蘇麻喇姑聞言笑著說:“主子說的是,奴婢這就去辦。”
一旁的太后在蘇麻喇姑離開後開口道:“姑母不怕皇帝寵舒嬪寵出什麼岔子來?”
太皇太后笑笑:“皇帝跟他皇阿瑪和皇瑪法都不一樣,且再看看就是了,皇帝這些年也不容易,好不容易碰著個喜歡順眼的,多寵幾年也無妨。”
在太皇太后看來頂多也就是寵個幾年,後宮要的是百花齊放,哪有一枝獨秀的理,她年紀大,看的事多了,更加明白人心,後宮一茬接著一茬的花期,這幾年舒嬪趕上了,可花期總有過去的時候。
所以太皇太后一點都不擔心。
太后也就問一句,並沒有插手康熙後宮的想法,她的一慣處事風格就是不多管閒事。
不過心裡也有些驚訝於太皇太后的態度的轉變,驚訝過後便過去了。
凡事能不過心就不過心,這是皇太后這些年總結下來的處事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涵元殿內,幼清比康熙醒的早一些,她昨晚休息的比較好,不怎麼能睡得著。
醒來後,她要起身,一旁的康熙聽到動靜也醒過來了。
“醒了?”
幼清點頭:“睡不著了。”
康熙還有些困,眼神有些迷離的將她摟進懷裡,開口道:“陪朕再睡一會兒。”
幼清被摟著,屋子裡擺了幾個冰盆,所以也不熱,很快就又睡著了。
只能說夏天是個適合睡覺的季節,不困也能睡得著。
再次醒來後,幼清身邊已經空了,她起身,剛要走出去,便聽到外面有說話的聲音。
“萬歲爺,福建總督姚大人求見。”
姚大人,也就是姚啟聖,作為福建總督,他此行回京也算是有重要事情跟康熙稟報。
康熙早就接到他回京的摺子,立即道:“讓他進來吧。”
梁九功聞言看著了裡面,舒嬪可還在裡面呢!隔著兩扇屏風萬歲爺就跟朝臣談論政務,以前可是沒有過的事情。
不過康熙沒啥反應,梁九功看了一眼沒說話,出去了,沒多久便又進來了,一同進來的還有姚啟聖。
“奴才參見皇上。”
康熙看到姚啟聖也很高興,這姚啟聖確實是個能人,漢軍鑲黃旗旗人,早年鄉試中舉,授廣東香山知縣,因擅開海禁,罷官從商。
三藩之亂後,捐資募兵,投入康親王麾下,屢獻奇謀,擢為浙江溫處僉事。
後來他又勸降耿精忠,遷福建布政使。
康熙十七年升任福建總督,負責平臺事宜。
康熙十九年,率兵攻克海澄,收復金廈,迫使鄭經退兵澎湖,授兵部尚書銜、少保兼太子太保、右都御史。
這次他進京主要還是因為臺灣收復的問題。
“愛卿快快請起,一路舟車勞頓,愛卿辛苦了,坐下說話。”
姚啟聖年紀不算小了,五十七八歲的年紀,現代可能還沒退休,但是古代醫療環境差,人均壽命短的環境下,這個年紀也算年紀大了。
對於這樣的能臣,年紀也不小了,康熙自然我是真心實意的擔心他的身子。
姚啟聖自己也能感受到身子不太好,早年闖蕩,身上還有不少暗傷,不過臺灣一事,他忙活了許多,不親自過來,他寢食難安。
姚啟聖也沒客氣,謝了恩後便坐下了,外面天熱,一路走來,他確實挺累的,
坐下後姚啟聖開始說起收復臺灣的事情。
自從鄭成功的兒子鄭經去世後,臺灣那邊就有些不受控了,姚啟聖覺得現在就是最佳時機。
“去年鄭經去世,如今年僅十二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位,大權實際上為馮錫範、劉國軒掌握,這個時候臺灣內亂嚴重,奴才以為,現在便是最好收復臺灣的時機。”
康熙也知道這是最好的時機,只是……:“愛卿覺得誰來負責收復臺灣比較好。”
時機有了,但是合適的人選康熙一時間想不出誰能擔此重任。
姚啟聖提議道:“奴才覺得施琅頗為合適。”
施琅確實是個人才,早年是鄭成功的部下,後來兩人結仇,還是殺父母的仇,他有將才,可用。
而且去年李光地也提過他,康熙也考察過他。
“施琅能力不錯,愛卿既然提了,那就定他,朕相信愛卿和施琅能給朕帶來好消息。”
姚啟聖連忙起身:“奴才定不辱使命。”
然後康熙便正式下令讓姚啟聖和施琅一起攻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