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古代言情小說詭道太子天道妃安利給各位書蟲閱讀,這本小說的作者伊十伊與大白是著名的網文作者哦,這本小說的主角是司徒澈樓芷。簡介:自漢末以來,中原大戰不斷,幾乎耗盡華夏之元氣,彼時各路軍閥為了人口不擇手段,大量遷移其他地方的人民到自己統治的核心區域生活。“拔天水,移三萬戶於漢中”“克下邳,遷民五萬而走。”史書上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
《詭道太子天道妃》第8章 北地(一)
自漢末以來,中原大戰不斷,幾乎耗盡華夏之元氣,彼時各路軍閥為了人口不擇手段,大量遷移其他地方的人民到自己統治的核心區域生活。
“拔天水,移三萬戶於漢中”“克下邳,遷民五萬而走。”
史書上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於是許多邊境地區的居民都被強制遷到內地,長此以往,邊境地的郡縣便紛紛被荒棄了,這其中最大的一塊廢棄地便是河套之北的廣大地區,俗稱北地。
北地六郡,沿著黃河幾字形排列,他們是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上郡。
原來的主城皆被放棄,徒留城牆的殘垣斷壁,還可以一窺其往昔風采。
後來遊牧民族因氣候寒冷不斷南遷,慢慢佔據這些,逐漸形成鮮卑、匈奴、羌、氐雜居的格局。
他們在一些漢人精英的幫助下,慢慢重建北地六郡,之後又不斷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其中鮮卑獨佔朔方、雲中、定襄三地,實力最強。
司徒戩當魏王那會,曾經北擊諸胡,而因為鮮卑主動投降,諸胡聯軍還未集結便被暴揍一頓,諸胡部落不得不臣服中原。
此後鮮卑可汗更是派遣大量子侄到洛陽當人質,他們對漢化非常狂熱,有些人甚至直接到朝廷為官為軍。
魏朝建立後,當時的鮮卑族首領更是率先表忠心,得到魏高祖的認可,受封宣威將軍,統帥北地諸胡,直到現在的西鮮卑可汗慕容拔出世,將魏國北部邊防捅出一個大窟窿……
寶泰六年七月十四日,北地荒蕪的大地上,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延綿數十里,正在快速行進著,他們便是戰勝涼州軍的慕容拔部隊了。
經過半個月的行軍和整編,現在這支部隊已經不再像剛起事時候那樣寒酸了,他們不僅換裝了從魏軍那裡繳獲的大量戰甲和兵器,更是有超過五千被俘魏軍精銳士兵的加入。
魏國與南方的吳越國來回拉鋸了幾十年,導致百姓普遍逃避兵役,朝廷往往徵召不到足夠的兵員,於是便從胡民當中強徵壯丁入伍,然後把他們推到南邊的戰場上去了。
這些戰士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作戰異常兇猛,但是要他們對付自己的同胞,往往不能成事,結果涼州之戰打下來,這些士卒出工不出力,都儘量保全性命,待慕容軍招降俘虜的時候,他們便與左右親密者都加入了慕容拔的軍隊了。
“前方便是上郡了吧,羌賊肯定想不到,咱們這麼快就來殺他個回馬槍了。”
一個清脆的聲音響起,定睛一看。是那位擁有一副天使面容和某種意義上算得上“魔鬼”身材的公主——慕容珂。
此刻,這位金剛芭比公主最是興奮不已。沒仗可打的這半個月,可是憋壞她了。
當初在涼州城下,慕容軍與魏國義陽王的騎兵剛一接觸,便拔營而走,在世人眼裡,便是潰逃了,這讓慕容珂很是惱火,但她也不是莽子,自然知道她父汗的撤退命令是正確的。
慕容軍其實已經失去攻佔涼州的時機,援兵已到,他們攻城會面臨兩面夾擊,硬要強來,只會損失慘重。
而且他們也不一定就能打得過魏軍,因為魏軍還有精銳未出,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虎豹騎。
虎豹騎是虎騎和豹騎兩支部隊的統稱,也是人馬俱甲的重裝騎兵,而不同於慕容家的驍騎,以長槍突刺的方式作戰,虎豹騎更擅長近身肉搏,他們手持長杆戰錘,在戰場上收割無數生命,個個宛若地獄修羅。
而更加恐怖的是,虎豹騎人數超過兩萬,單就算都涼、秦二州的義陽王,手中重騎起碼也有兩千,遠不是驍騎區區兩百之數可比的。
雖然當時馳援涼州的只是五千輕騎探軍,但是也不得不讓慕容拔警惕起來,為保存實力,慕容拔便帶軍撤退回北地了。
而行軍的大半個月時間裡,北地形勢也是波雲詭譎,慕容拔作為北地之主,以抵抗魏國朝廷的暴政為名發動叛亂,或者說起義,一時間各族豪紳百姓紛紛響應,卻不想他們的領導層卻並不都願意站隊到鮮卑一邊,其中便是以羌族首領姚歌最為牴觸。
慕容拔撤退後,一邊行軍,一邊傳信給匈奴、氐、羌的首領,要求會盟,真正統一北地。
其他兩方均表示願意尊慕容拔之命,卻唯獨羌人首領姚歌頭鐵,回信大罵慕容拔是朝廷逆犯,甚至明著表示要誓師討伐他。
可能姚歌想以此向魏國朝廷邀功,好撈取北地一哥的位置吧。
卻不想,作為梟雄的慕容拔哪裡能慣著他這種行為,收信當天他便果斷東進,勢要攻破他的大本營——上郡。
北地本就不大,慕容拔急行軍五天便趕到上郡地界,但他還未開始圍城,就面臨了第一個挑戰——難民。
卻說姚歌這邊得知慕容拔率軍五萬向他而來的消息,也是一陣頭皮發麻,他僅有守軍兩萬,且缺少戰陣經驗,恐怕不是慕容拔的對手,但是他身邊一位許姓漢人謀士卻勸他要積極備戰。
“主公早與逆賊一刀兩斷,如今驚恐又有何益,不若一邊發書給幷州刺史牛籤求援,一邊整頓城防,慕容拔是朝廷心腹之患,幷州軍必定來攻,所以主公您只要能堅守城池兩個月,朝廷兵馬必到,到時候危機不但自然可解,而且朝廷一定會感念您的忠心,必助您一統北地,照這樣子發展,誰生誰死,尚未可知呢。”
姚歌聽了,甚覺有理,連連稱善,遂從這位謀士之言,一邊派出數個信使向附近的朝廷軍隊求援,一邊將城中無用的老弱婦孺全部趕出城外,還將他們的糧食財物收歸己有,以衝軍資。
於是,慕容拔剛到上郡地界,迎頭便碰上哭天喊地著投奔他而來的幾萬上郡百姓了,這就給慕容拔出難題了。
慕容軍本就人多,北地貧寒,他們攜帶的糧草本就要耗盡了,結果又來了幾萬張要吃喝的嘴,如果都接收,那吃都能吃垮軍隊,還如何打仗呢。
但慕容拔不打算拋棄百姓,他畢竟是打著為民請命的旗號造反的,自然不能不管,於是他一面在軍營設置粥棚,救濟百姓,一面研究戰術,準備強攻上郡。
“此戰必須速戰速決了,我們糧草可不多。”
在作戰會議上,慕容拔多次強調快速進攻的道理。
慕容拔乃是一代將星,雖然多出了不少吃飯的嘴,但也在他控制範圍內,只要快速打下上郡,獲得補給,那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於是上郡攻防戰開始。
第一天,慕容拔不待攻城器械做好,便指揮著士兵用簡易雲梯進行強攻了,結果可想而知,在傷亡兩百餘人後,什麼也沒撈著,姚軍僅傷亡不足五十人。
第二天,慕容軍制作了很多擋箭板,然後士兵躲在擋箭板後面,向城牆上放箭,並掩護己方重裝步兵發動攻擊。
慕容軍火力很猛,達到了壓制的效果,姚軍在城牆上反擊很少,加上地面密密麻麻布滿傾斜著的木板,遮擋了射手的視線,於是從城牆上射出的少數箭矢很難命中慕容軍的士卒,就算僥倖有命中的,也不能破甲,完全傷害不到進攻方的兵士。
但是因為慕容軍仍然只有簡易雲梯,姚軍利用推杆,屢屢推倒梯子,令慕容軍無法攀登城牆,於是這一天的進攻也是毫無效果,雙方傷亡都是個位數,不過慕容軍損失超過兩萬支箭。
這時代,每支箭平均造價約十六文銅錢,也就是說這一戰,慕容軍便消耗超過三十萬錢,而取得的戰果卻寥寥無幾。
顯然仗是不能這麼打的,於是第三天,慕容軍選出精銳射手,躲在擋箭板後面,發射冷箭,專門狙殺上郡城牆上的守軍士兵,守軍也不甘示弱,也派出弓箭手進行還擊,雙方時不時發射一波箭矢,相互展開拉鋸戰。
這種拉鋸戰在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持續打著,一直打到第七天,也就是七月二十一日。
此前雙方每日都是例行公事一般,互相射箭,慕容軍連一次像樣的進攻都沒有發起過,這使得守軍神經放鬆不少。
天黑後,上郡守軍開始摸黑收集對方射來的箭矢,這也是每天的日常工作了。
由於擔心對方弓箭手的狙擊,城牆上的姚軍並不敢點燃太多火把照亮,而是摸黑作業,甚覺苦悶。
而這天又恰好沒有月色,無火光照耀的地方就顯得格外黑暗,彷彿能吞噬實物一般。
姚軍的守城將軍姓高,是位老將,還算有些見識,他感到這種時候容易遇上夜襲,遂令手下將士小心監聽城牆根,看是否有動靜,這是防止敵人趁黑偷偷爬牆的。然後又命另一隊士卒下了城牆,到己方內側去巡視一圈,這是杜絕可能存在的內應打開城門迎敵的,畢竟北地諸胡成分複雜,難保不會有叛徒想打開城門迎敵的。
可惜,他的命令還是下晚了一點。
當夜,一隊巡邏兵領命,沿著內側城牆開始巡視,到了一處供民兵休憩的窩棚處,突然感覺不對。
窩棚裡或站或蹲的分明是穿著札甲的精銳士卒,哪裡像強拉來幫忙的壯丁呢,而且更可怕的是,地上有個大洞,這些士卒便是從那個大洞裡鑽出來的,而且還源源不斷地有人從洞裡面爬出來……
“你們是什麼人。”
巡邏士兵驚恐地發出一聲質問,而那群襲擊者則是全部沉默,兩邊詭異地沉默了幾秒。
隨後從那群士兵中走出一個戴著獠牙面具的武士,她手持雙斧,向巡邏小隊走了過來,開始還是慢走,然後越走越快,最後簡直是奔跑過來的。
“敵襲!”
巡邏隊的隊正只來得及發出這一聲警告,便被來人一斧頭砍飛了頭顱。
然後隊伍裡的其他士兵頓時大亂,結果更難作出反抗,只能本能地轉身逃竄。
由於天黑,他們看著那個戴著面具,拿著雙斧的敵人猶如惡鬼,士氣與膽氣全無了。
戴面具的人自然是慕容珂了,這個長著一張國色天香臉龐的戰爭狂女,強行要來了帶隊偷渡進城,然後打開城門的任務,這可是一旦失敗,便是九死一生,甚至十死無生的任務啊。
這也是藝高人膽大。
不過問題來了,他們是怎麼進入上郡的呢?
原來慕容軍中有人是上郡出身,恰巧知道哪裡可以挖掘隧道,而且位置十分隱蔽。
上郡的羌兵其實不善守城,為圖方便,竟然直接靠著城牆的位置,修建了一個接一個的窩棚,用以供士卒休憩和放置守城器械,雖然節省了造屋的成本,但結果卻是造成了城牆內側雜亂不堪,能很好地掩護地道出口。
於是慕容拔打算利用這個漏洞,他明面上進行強攻,強攻不下便製作擋箭板,與守軍對射弓箭。
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障眼法,慕容拔的真實用意則是利用黑夜,偷偷在擋箭板下挖掘地道,密密麻麻的擋箭板,完美起到了遮擋守軍視線的作用,而且由於擋箭板被放置在離城牆僅二十步的位置上,慕容軍同時開挖三條地道,居然只花了四五個夜晚時間,便挖到了城牆內側。
在窩棚和黑夜的掩護下,慕容軍成功偷摸著溜進來不少士卒。
而守軍這邊,因為視線被擋,居然完全沒有發現慕容軍的動作,結果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慕容軍挖掘隧道,準確到達預定地點。
而當他們的巡邏兵士終於發現敵人已經進城的時候,慕容珂已經集結了一隊上百人的隊伍了,而且都是身穿札甲,武力值超高的戰士,足能以一當十。
時間回到現在,巡邏隊見情況不對,質問對方身份,慕容珂便二話不說,果斷出手,衝上去殺散他們,然後帶領隊伍徑直殺向城門。
路上她也不戀戰,快打快衝,很快便來到城門位置,然後一面指揮士卒結成長槍陣,一面命多餘的人手過去強拆堵門的雜物。
姚軍反應也很快,他們見自己後院起火,還被奪走了城門的位置,頓時緊張起來,那守城的高將軍見狀,命令擊鼓,召集其他防區的守軍,再組織這些守軍對慕容珂的小部隊發動襲擊,試圖奪回城門。
但是慕容珂的小隊全部身穿防護力很強的札甲,又結成長槍陣,佔據著城門內狹小的空間,一時間處於優勢防守的位置。
守軍連續發動了幾次衝擊,死傷數十人,卻發現難以撼動對方,眼見對方就要將最後的堵門雜物砸毀了,將軍果斷下令停止進攻,也組成長槍陣,利用人牆來堵住城門口,然後弓箭手到位,準備將慕容軍堵在城門的位置,再用密集的箭雨來射殺對方的有生力量,而首當其中的便是慕容珂的這支小隊了。
但慕容軍的士兵戰鬥素養很過硬,守軍對著城門洞內射箭,他們便看準時機,默契抖動長槍,乾落了不少飛過來的箭矢,而少數羽箭穿過槍林,射中他們,也因他們穿著重甲,而難以傷害到他們分毫。
就在雙方拉鋸的時候,城門內的雜物終於被搬開,城門打開,城外大批等待的慕容軍士兵開始如潮水般向城門方向湧來。
但守軍在將領的指揮下也沒有放棄,他們按照城門被攻破的流程,集結兵力,一邊在城門處堵住慕容軍,一邊弓箭手站在城牆上,對擁擠在城門位置的敵人射箭,他們打算撐到進攻方筋疲力盡,吃不消傷亡退兵為止。
面對傾瀉而下的箭矢,慕容軍也引弓還擊,一時間,城門口位置箭雨亂飛,戰況激烈。
“兄弟們,擋住,城內還有你們的妻小,等他們進城了,女人被姦淫,孩子被奴役,你們想那樣嗎。”
高將軍拼命給士兵們喊話打氣,居然起到了很大作用。
慕容軍雖然悍勇,且成功打開城門,士氣正旺,但也沒能快速衝出城門的洞口,彼時防守的優勢,現在卻成為了阻礙他們進攻的劣勢了。
“隨我殺,斬一人,賞絹一匹。”
慕容珂也是身先士卒,還發出懸賞,激勵己方戰士。
結果雙方戰鬥了小半個時辰,居然都不能打破僵局,傷亡還越來越大,幾乎是拿人命在交換,賭對方一定會崩潰。
結果雙方都有近千士兵傷亡了,要不是雙方後面都有人隨時拖走己方倒地的傷員和死者,恐怕城門洞口都要被屍體給填滿了。
雙方都在放血,拼的就是組織度和士氣了,看誰先崩盤。
而慕容軍在這一方面做得顯然更好,慕容拔一直在後方督戰,面對兇險的局面,也不讓自己女兒先退下來,甚至面對下屬來報,傷亡慘重,要求暫且退後整隊時,他如是說道。
“繼續進攻,現在放棄,前面的血豈不是白流了,你們的小公主也在最前線,難道你們這些男兒還不如我女兒英勇嗎。”
一番話說得其他慕容軍將士臉紅,於是紛紛嗷嗷叫著衝擊過去,同時擠不進去的慕容軍戰士再次搭起雲梯,向上郡發動總攻。
而與此同時,上郡的高層們也都知道城門被破的消息,結果與慕容拔的血性相反,本最應該來支援的他們,此時卻出了個昏招。
姚歌居然帶著親信和幾千精銳棄城向東而逃了,他實在是很怵慕容拔的手段,想著城門已破,怎麼也不可能再防守一個月了,於是他放棄城池,想要逃往魏軍控制的據點。
主帥逃跑,消息如何能壓得住呢,於是城內開始騷亂了,緊接著還在城門口與慕容軍拼命的守軍,也得到這個消息,於是瞬間崩潰了,所幸如此,否則便又是大量傷亡。
敗軍的崩潰是無法挽回的,上一秒還視死如歸的士兵們,此刻卻如懦夫般爭先恐後地拋棄同袍,拼命向東城門逃竄。
守城的高將軍見無力阻止,只能親自率親兵斷後,想盡一名將領最後的職責。
於是他很快便被慕容軍包圍了。
“將軍已經盡忠,現在應放棄抵抗,保全手下勇士性命才是。”
慕容珂佩服他的戰術素養,想讓他投降,但老將軍並不願意做俘虜,失望之下,指天大罵姚歌。
“我非敗在你一女娃之手,而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姚歌豎子,不足以謀,真豬狗也!”
罵完便拔劍自刎了,手下親兵皆未阻止,以全他的志向。待老將軍斷氣,他手下親兵遂交出他的佩劍,集體嚮慕容珂投降了,他們可沒有那種誓死不降的覺悟。
“真義士也,去取一副好棺,好好收斂將軍遺體吧。”
慕容珂下令,隨後繼續帶領軍隊向城中關鍵節點突擊。
慕容軍在上郡開始發起巷戰,追擊殘軍,主帥逃走,城中士氣已經崩潰,大量守軍爭相投誠。慕容軍於是從容接收各種戰利品。
不過姚歌等人逃離上郡的時候,命人在城裡放火,準備燒掉給養,不想便宜了慕容軍。
結果還在受降的慕容軍見到火起,拉著俘虜們便去救火了,遂無法再擴大戰果,只能眼睜睜看著姚歌帶著幾千親衛逃出城,往東而去了。
而這邊慕容軍忙亂了一晚上,到了清晨,他們終於肅清殘敵,撲滅大火,總算是保住了半個城,算是沒有白忙活。但他們此時還不能放鬆,因為逃走的姚歌等人正在向東急奔。
而在那個方向上,魏國幷州軍團十餘萬人,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