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說
極品熱門小說推薦

求亂三國之趙氏風雲小說在線免費閱讀txt百度雲資源

亂三國之趙氏風雲免費閱讀第十二章 欲訪隕星落何方

  建寧四年冬,有流星經天,墜於河東之地。時帝方至雁門,見而尋訪之,與解地得隕鐵。日後帝與徐皇后及諸弟子所用神兵,皆由此而來。蓋聖天子多有天助,以此觀之,信夫!

  蔡邕《天策志略》

  ********************

  走出一段路後,確認呂布的人沒有跟來,趙雷在路邊的一塊青石上盤膝坐下運功調息。高順懂事地靜靜守在師傅的旁邊,直到他重新睜開眼睛,才走到面前氣鼓鼓地問道:“師傅,咱們就這麼將那些繳獲的財物和戰馬交了出去嗎?”

  趙雷沒有回答,卻猛地張口噴出一口色呈黑紅的血液。

  “師傅,你怎麼了?”高順一下慌了手腳。

  趙雷用衣袖揩乾嘴角的血漬,微笑道:“傻小子,瞎緊張什麼!為師不過是在剛剛的比鬥中略微傷到了臟腑,所以運功將淤血逼出罷了。”

  高順這才放下心來,卻又心有餘悸地道:“弟子在幷州早聽說‘飛將軍’呂布勇武蓋世,今日一見果然了得,連師父您如此武功都不免傷在他的手下。哎喲!”

  趙雷收回在他頭頂重重鑿了一個爆栗的手指,沒好氣地道:“臭小子竟敢長他人志氣滅為師威風!我固然受了點內傷,你以為那呂布會好過不成?他的功力最多與我在伯仲之間,卻是死要面子,落地時竟強行站定半步都不肯後退,傷勢肯定比我更重!否則,你以為他會如此大方地人我們師徒離開嗎?”

  “既然師傅您不懼呂布,為何還要主動認輸,並將那些財物與戰馬留下?”高順茫然道。

  “徒兒啊,”趙雷語重心長地道,“做人最要緊的是識時務知進退。咱們師徒只有兩個人,人家可是一百多號。若是不懂得見好就收藉機收篷,真逼得人家惱羞成怒一擁而上,為師的或可脫身,你這條小命可就危險了。而且這幾年來幷州狼騎在北地狙擊外族,確也為保我大漢子民做了不少貢獻,些許身外之物,便權當酬謝他們保境安民之功罷了!”

  稍作休息後,趙雷帶著高順繼續上路。一邊趕路,一邊開始傳授高順武功。首先傳授的自然是武當派入門築基的“武當長拳”。經過授藝時的一番觀察,趙雷驚喜地發現這小子的根骨稟賦實是出類拔萃,雖然他不適合修習“純陽無極功”,但武當派還有另一宗絕學“九陽功”卻最適合他堅毅不拔的心性。

  “九陽功”號稱武當派立教之基,當初武當祖師張三丰師從少林高僧覺遠大師,學得了少林絕學“九陽真經”的一部分。後來張三丰叛出少林,便憑著胸中的小半部“九陽真經”,結合後來數十年體悟天地與鑽研道藏的心得,創出這一路“武當九陽功”,開創了與少林並駕齊驅的武當一脈。這一路“武當九陽功”經張三丰這絕代大宗師的修訂,早已不侷限於“九陽真經”的範疇,其威力較之神功原版實是各有千秋。

  體術方面,在高順將武當長拳習練純熟之後,趙雷又傳下了一路武當絕技“玄虛刀法”。前世武林中,世人皆知武當劍法獨步天下,卻少有人知武當派還有這一路內家刀法絕學。此路刀法剛柔陰陽相濟,虛實變化無常,於輕靈飄逸中暗蘊無限殺機,最是厲害不過。

  高順果然沒有辜負趙雷的期望,短短一月之內,他的“九陽功”與“玄虛刀法”均已入門。

  在這一月的時間裡,趙雷一面教導徒弟,一面繼續在北方的邊境線上遊蕩,凡所見入境搶掠的鮮卑人,盡數拔劍誅殺。一月之間,他劍下亡魂已不下千數,救下的大漢百姓更是不計其數。由此漸漸闖出名頭,因趙雷常穿一襲白衣,殺人後又不免沾染滿身鮮血,被他救下的漢家百姓都稱他為“雪衣人”,不少人家做了長生牌位日夜焚香供奉;而在趙雷劍下逃生的鮮卑人則稱他做“血衣人”,怨罵詛咒並相互告誡,漸至望風而逃的地步。而呂布在得知趙雷的行徑後,亦較著勁般孤身獨騎而出,與趙雷不同的是他是主動出擊,深入草原,在鮮卑人的各個部落中掀起滔天的腥風血雨,殺得鮮卑人叫苦連天。一時之間,“血衣人”與“飛將軍”之名於北地交相輝映,與鮮卑人而言則是揮之不去的噩夢。

  ********************

  建寧四年十一月二十夜,有流星自牽牛星飛出,犯紫微星宮,四面光耀如雨,後墜於河東之地。天子得知天生異象,心中不悅,問吉凶於諸臣。郎中陳希奏報此乃上天警示宦官干政,禍亂江山之兆,諫天子當誅除宦官,重整朝綱,上應天意,下順民心。天子沉吟良久,侯覽、張讓等人見勢不妙,連連叩頭乞命。天子終不忍將身邊這些知情識趣的近侍就此誅殺,道:“天象乃陰陽之理,何關人事?”遂罷朝議。侯覽等人由此深恨陳希,不日即尋個由頭,將其構陷入獄,刑訊致死。

  此刻趙雷與高順師徒二人沿北地邊疆由東向西,一路誅殺犯境胡賊,正走到了雁門一帶,亦見到流星經天的異象。與朝中個人心中各懷鬼胎不同,趙雷的心裡有的只有喜悅。他才不管什麼天象預兆,只知這是自己的機緣到了。

  古時的冶金水平自然遠遠無法與現代相比,卻也有干將莫邪之類的神兵利器問世,其鋒芒與堅韌程度便是現代用高科技冶煉的合金刀具亦難以媲美。究其原因,除前代有干將莫邪歐冶等絕世名匠,身懷後世不可測度之鑄造秘技之外,亦與其所用材料相關。凡絕世利器,所用材料必屬舉世難求之天材地寶,而隕鐵又是其中的絕品之流。隕鐵中蘊藏多種地球未見之珍稀金屬元素,在墜落過程中因與大氣層的摩擦而發生劇烈燃燒,那高至極點的溫度,足以將隕鐵中的雜質萃取盡淨,正是鑄造神兵利器的天然材料。

  觀那星隕之地,正在河東境內,距離雁門卻是不遠,於是趙雷當即決定自雁門入漢境,經河東折路返回涿郡,中途卻要在河東停留,下一番功夫仔細尋訪那隕星的落處。

  到了雁門關外,入目的情形卻是慘不忍睹。城外的村落盡遭寇邊的鮮卑人荼毒,已全部化為焦土,殘垣斷壁,屍橫於野,令人觸目驚心。

  “這些胡賊,總有一日我要將你們斬盡殺絕!”高順睹此慘象,想到自家遭遇,不由觸目傷懷,雙目充血的狠聲罵道。

  趙雷在徒弟的肩頭輕拍兩下,用極其肯定的語氣道:“相信為師,勤習武藝兵法,總有一天為師會給你這個機會的。”這話並非是單純的安慰,這些天來他目睹了邊民慘遭鮮卑人荼毒的慘景,心中深為震撼,不由得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是否應為這深受苦難的黎民百姓做些什麼。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望著前方依山傍險的巍巍雄關,趙雷口中低聲吟起了唐代有“詩鬼”之稱的天才詩人李賀的名作《雁門太守行》。

  雁門山,古稱勾注山,群峰聳峙,地勢險要。相傳每年冬去春來之時,南雁北飛。群雁口銜蘆葉飛至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得“雁門”之名。雁門關高踞雁門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蜿蜒如龍,東抵幽燕,西至黃河。城關只有東、西二門,通體皆以堅比金鐵的巨石疊砌而成,穿雲回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因此《呂氏春秋》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自戰國時期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起,歷朝歷代均將此地看作戰略要地。趙時置雁門郡後,後世秦漢兩朝均於雁門建制戍守。

  趕在日落閉關之前,師徒兩個進到了雁門關中。入關的過程倒也順利,說來還是全靠今年年初時趙雷剛剛獲得的“孝廉”身份。在盧植門下的三年,他陸續寫出一些從前世的記憶中精心挑選的詩文,藉助老師的影響力傳入儒林,藉此獲取了不菲的聲名,其間從老家真定又傳出他八歲時搏殺猛虎的軼事,以致人人皆知涿郡盧植門下出了一位文可提筆做賦、武能赤手搏虎的神童。在今年年初之時,經盧植的推薦,州郡已破格察舉趙雷為孝廉。十三歲的孝廉,雖未必是空前絕後,就當世而論,卻實是絕無僅有,當時還曾頗為轟動,據說連當今天子都知道了趙雷的名字。

  “孝廉”雖非正是官職,卻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只須待到入朝在郎署中任一段時間的郎官,以熟悉朝廷事務,然後便會選拔考核,依據品第任命官職。有這個身份,守門的兵將自然不敢留難。

  雁門境內,入目的情形卻更叫人揪心。無數遭鮮卑人劫掠後失去家園的百姓紛紛內地方向遷移躲避戰禍。這些僥倖從鮮卑人的刀口下逃出性命的流民成群結隊在路上茫然前行,他們既不知該歸向何方,更不知何處可止,無衣無食的他們雙目凝滯如一潭死水,完全看不到一絲對於未來的希望。失去親人者的痛哭、飢寒貧病者的呻吟、嗷嗷待哺小兒的哀啼在荒野上空迴盪,交織成一曲亂世之人的流離之歌。

  【注】“雁門關”之稱始於唐初,之前應稱“勾注塞”,此處挪用了這個流傳廣的名稱,知者勿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