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說
極品熱門小說推薦

求永樂小郎君小說在線免費閱讀txt百度雲資源

永樂小郎君免費閱讀第二十四章 知易行難

  李旭將摺子翻來覆去看了一邊,這才合上摺子,恭恭敬敬地將摺子交給站在一邊的太監,繼續低眉順眼,等候朱棣問話。

  “你覺得是朕的大皇子好,還是二皇子好?”朱棣的聲音依舊淡然,聽不出好壞來。

  李旭不明白皇上為什麼把立太子這麼大的事情拿出來和自己一個小孩說。只是天家立嫡,卻不是一個小孩能攙和的。想到這,李旭拱拱手,回道:“回皇上,小子與二位皇子不熟。”

  “呵”朱棣笑出聲,站起來指著李旭,對一旁侍立的太監說:“三寶,看看,朕的一幫朝堂重臣,竟不如一個孩童知分寸。”

  被稱為三寶的太監沒有說話,李旭倒是心裡一驚,偷偷瞄了一眼,心想:“這就是鄭和?不是應該已經改名了嗎?怎麼朱棣還叫他三寶?”

  朱棣倒也沒有指望兩個人回話,而是拿起桌上的摺子,交給鄭和:“燒了罷,以後不用記錄了。”

  鄭和退下,宮殿內只剩下朱棣和李旭兩人。李旭覺得自己的腿痠的快撐不住了,只是不敢造次,依然堅持著。倒是朱棣看到了那雙瑟瑟發抖的雙腿,先是有些驚訝,後來好像想起了什麼,叫來在外侍奉的宮女,給李旭搬來了一個凳子。

  李旭謝恩,此時實在撐不住了,一屁股坐到凳子上,還好凳子上有軟墊,不然屁股非得疼上半天。朱棣看李旭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說道:“哪怕年幼,這身子骨也太弱了些,朕在你這年紀已是力戰三人不退,哪像你這般不堪。”

  李旭苦笑道:“皇上,您可是九五之尊,驍勇善戰天下皆知,小子就一小民,哪怕是拍馬也趕不上皇上啊。”

  又是一陣嘲笑,朱棣這才正了正身子,話頭一轉:“遷都一事,朕與幾位大臣已商量出個眉目,此事須得緩緩圖之,不可操之過急。話說這南北之事,你一個總角孩童,是怎麼想出來的?”

  “小子喜歡讀史。”李旭腹誹著朱棣思維太過跳躍,一件事還沒完居然就問另外一件事:“小子見歷朝歷代,均是敗於糧食和軍事,就琢磨能不能保證這兩事經久不衰。正好父親前往荊州府辦差,小子閒暇之時查閱了湖廣佈政司相關史料,竟有所得,誤打誤撞得出遷都之論。”

  “你這誤打誤撞,倒是常事了。”朱棣笑了笑,囑咐道:“既然進了宮當了伴讀,這文武之事須得用心,也要督促瞻基上進。修文習武向來是苦事,得有幾分毅力才行。康家一事,朕就辦個流放,免得你小子擔心有人敗壞李家名聲。去罷。”

  李旭起身下跪謝恩,心想自己這算對得起康家了。正準備退出去,突然想起一事,又不知該不該問朱棣,一時之間站在原地躊躇起來。

  朱棣正準備喚人進來,卻看見李旭這般模樣,不由得問了一句:“還有事?”

  李旭想了想,還是問問吧,反正不是壞事,於是又上前行禮:“回皇上,的確還有一事。方才小子在殿外等候,有一位貴人出此殿,詢問小子家事,之後讓小子給娘帶個話,說是讓娘去貴人宮裡坐坐。只是小子不認得這位貴人,皇上可否告知小子。”

  朱棣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好一會方才開口:“那是朕的皇后,你回去告訴張氏即可,張氏自然知道。”

  李旭的臉微微有些紅,連忙告退,在太監的帶領下,出宮回家。

  回到家,李旭直接找到正在和崔媽媽聊天的張氏,一陣寒暄後,崔媽媽見李旭欲言又止,知道自己在場不是很方便,於是推說自己有些睏乏,回去睡了。

  張氏看著臉上疲憊不堪的李旭,說道:“你也累了一天了,為何不回去睡覺?”

  “娘,你和皇后娘娘早就認得?”李旭沒有繞彎子,直接問道。

  張氏一愣,好奇的說:“你問這個幹什麼?莫非在宮裡見過皇后娘娘了?”見李旭點點頭,張氏笑了,伸手準備拉李旭過來抱抱,結果看到李旭渾身灰一塊白一塊,竟全是灰塵,也就熄了心思。

  “為娘與皇后自是幼年在一起玩耍過幾次……”還沒等張氏說完,李旭怪笑著,在一旁揶揄道:“娘,您幼年真是交遊遍天下,楊夫人自幼熟識不說,就連皇后娘娘也是舊時。快跟兒子說說,還有那些王公大臣的夫人和您一起耍過,免得下次兒子又被別人笑話。”

  張氏作勢欲打,李旭笑眯眯的躲開,仍然一副已知曉舊事的怪模樣。張氏哭笑不得,指著李旭說:“天下哪有做兒子的敢像你一般打趣自己親孃?”

  李旭不幹了,拔高聲音道:“娘,皇上為兒子賜婚那日,楊夫人就笑話過兒子。今日皇上召兒子覲見,兒子在殿外碰見一貴婦人,結果那貴婦人二話沒說,就讓兒子給您帶話,說是讓您去她宮中坐坐。兒子思來想去,實在不認得這位貴人,只好問皇上,結果皇上也笑話兒子。再這樣下去,兒子就成娘幼年閨蜜中的笑柄了。”

  張氏笑的合不攏嘴,半晌才開口道:“為娘自幼在金陵城長大,那些皇親貴胄,國公大臣府裡的小姐,娘哪個不認識?只是長大後嫁人的嫁人,搬家的搬家,這才沒了來往。”說到此,張氏臉上充滿了自豪的表情:“好歹為娘當年號稱鐵…….”卻是發現差點漏了嘴,立馬剎住車,不在說話。

  “號稱什麼?娘快說啊!”李旭倒是不依不饒,張氏沒辦法,只得結束這個話題:“不說這個了,反正以後你見著金陵長大的那些夫人,都喊一聲幹姨,保準沒錯。”

  李旭懵了,金陵上下那麼多國公大臣,夫人何止以百計,自己豈不是多出來百十號幹姨?自己娘之前到底幹了什麼,這麼有魄力?正在發呆,卻聽見張氏提起一事,讓李旭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你房裡的文秀,眼看也十五六歲,到了定人家的日子。嫁或者不嫁,你倒是給個話,別拖著人家。”

  小門小戶或者商賈之家有通房一說,可是李家這種勳貴若是出了通房一事,多半會被別人笑話沒個體統,就連認下的親事也多半要告吹。只是這女眷大了總是要嫁人的,只是分到底是嫁給家中的小廝,還是在外找個好人家而已。寶兒和芸香還小,可以等個幾年,文秀若再不許個人家,眼見就過了年齡,李旭習慣她們三人在身邊,若是嫁給家中小廝,李旭怕委屈了文秀,可若是在外面找一戶人家嫁出去,李旭又捨不得。一直以來,李旭都避免去想這個問題,但是今天張氏提出來,李旭卻是不得不好好考慮了。

  想來想去沒個結果,李旭最後只得無奈的攤攤手,對張氏說:“娘,反正不管是指給家裡還是在外找一戶人家,兒子都得讓文秀風風光光。至於是去是留還是讓文秀自己定吧。改天休沐,兒子瞅個機會問問文秀的意思。”

  張氏點點頭,李旭把話也帶到了,於是和張氏告辭,回房睡覺。

  一晃三個月過去。李旭依然重複著早出晚歸,修文習武的日子,在宮裡也認識了不少人,不過大多數都是些小太監,宮女是萬萬不敢碰的,萬一被參個禍亂宮闈可就慘了。

  朱瞻基和李旭的經義進步緩慢,只是這事本來就需要時間積累,也急不來。朱瞻基倒是在李旭的幫助下,對政事的處理水平提高了很多。其實也沒有什麼幫助,李旭就是把地圖拿來,一個地方一個地方指給朱瞻基,然後說一下當地的風土人情和一些特別的事情。比如朱瞻基對四川非常向往,因為據李旭說那裡的東西特別好吃。反而對雲南恨之入骨,據稱那邊有些山寨女性天天穿短裙,有傷風化,朱瞻基直嚷嚷要派文官前去教化。李旭心想,過不了幾年,那裡估計會成為你最想去的地方。

  對地域和風土人情有了一個基本概念之後,李旭又告訴朱瞻基如何分辨真話假話。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同一件事情找不同利益的兩方甚至是多方共同參詳,這就很容易分辨真假。朱瞻基倒是聰明,整天去試探別人,倒也整理出一套自己的辦法,好不好用且不說,能願意去嘗試,李旭就樂見其成。

  兩人提升最大的是身體和武藝,每日兩個時辰的練武,配合宮裡的大魚大肉,兩人不約而同的往上竄了一竄,看上去倒是有個十一二歲的年紀。有一日,兩人比身高,朱瞻基比李旭高了一寸多,導致朱瞻基一見到李旭就怪笑,經常故做老成的拍拍李旭的肩膀,李旭也就隨他去了。

  一葉知秋,天氣漸漸寒冷起來,李旭換上厚一些的白色錦袍,又披上一件青色披風,配上那日漸利落的臉龐,任誰看上去也會誇讚一句好俊的公子哥。只是今日休沐,不用入宮,張氏讓李旭好好睡了個飽,然後打扮一番,帶李旭出門去楊府走動走動。

  上次多虧楊家小姐照顧,所以這次李旭把三個丫頭也帶在身邊,等會好讓她們去向楊家小姐致謝。至於李旭,倒沒有指望能見一見楊家小姐。兩家已經定親,按道理是不能見面的。

  來到楊府,文秀三人去後院找楊家小姐,張氏去內院和楊夫人聊天。身為男子,楊府姑爺,李旭只能在楊士奇書房陪著了。

  楊士奇執筆,微微一頓,隨即一揮而就。潔白的宣紙上出現“知易行難”這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楊士奇仔細端詳了一番,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放下筆,招手讓李旭過來欣賞。

  李旭走過去仔細賞析,也不由的點點頭。楊士奇不愧是一代大儒,這字已然有大師氣魄,只是還趕不上解縉的字。在怡慶殿,解縉曾經寫過一幅扇面,結果看得李旭如痴如醉,不能自已。楊士奇的字雖然行雲流水、鐵畫銀鉤,但李旭還是覺得,少了解縉的那一絲靈氣。

  楊士奇看著李旭在那裡點頭搖頭,有意考考他,於是出聲詢問:“賢婿先點頭後搖頭,可是老夫這字不好?”

  李旭笑了笑:“岳父大人哪裡話,這字若不好,天下也沒幾幅字是好的了。”

  “阿諛奉承,今日你若不說出個所以然,小心老夫的手板。”

  李旭苦笑不已,這楊士奇仗著是自己岳父,上課之時格外嚴厲,就連朱瞻基也連帶著吃了幾次虧。但眼下可不能說楊士奇的字不如解縉,哪怕心裡清楚,面上也不能說,這關係到楊士奇的臉面。

  “岳父的字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筆力自然是沒有問題,只是行筆雖流暢,可仍看得出岳父心有牽掛,不得盡興,少了一絲靈動。”

  “說得倒是頭頭是道,只是這知易行難四字,乃老夫送你的箴言。”楊士奇不怒反笑,指著那四個字對李旭說:“你年少聰慧,又有個好出身,那日在皇上面前也能侃侃而談。只是這天下事,若只需用嘴,也就沒那麼多世道更迭,國破家亡了。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謹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