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理工天下免費閱讀第三節 學刀
張送減少了火雲觀的俗事,交由大弟子打理,自己帶著四個小弟子來到了定州製作所,這裡有新的礦石庫房以及全套的玻璃儀器,他迅速學會了乾餾硝石法制作硝酸的工作。於是他的任務便是先製備一定的硝酸,為以後的化學制備作為基礎。
比如張送問製備硝酸有什麼作用,李志便讓他把濃硝酸和濃硫酸慢慢混合,然後加入一段百疊布(棉布),洗淨晾乾後,點燃……
轟的一聲,張送的眉毛鬍子便全部沒有了。
李志又哈哈大笑。
張送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興奮的手舞足蹈。他自從學成下山以來,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了新的喜悅。李志便笑道:“孤看你一人也忙不過來,不如寫信一封,讓你師父,也讓你家裡會道術的,都過來幫幫忙。”
於是定州製作所的兩大產業便初具雛形,雖然還很原始。
而產品也非常具有拉贊助的效應,黑火藥手榴彈和千里鏡,直接為李志得到了巨大的軍中聲望。
歷史上明年的遠征高麗會因為安市受阻。而有了黑火藥手榴彈,李志不相信區區安市會抵擋這種絕對新式的武器。兩百年以後可就不新鮮了啊!
大項目的順利,讓李志十分高興,所以他決定和駐守此地的將士們多開展娛樂活動。唐朝是盛行馬球的,可是騎馬總的來說是很危險的,而且不是騎兵,也沒有那麼多好馬,為了讓此項運動推廣,足球(蹴鞠)也就出現了,而且名字就叫足球!多好理解的名字。
李志站在場中,大聲宣佈:“每組9人,一人守門,不許拉人,打人等攻擊人,阻擋人的行為。犯規由裁判判定。每場……三刻香的時間!進球多者勝!”
裴奮和尉遲奪為二隊隊長,神氣活現的大吼:“誓必爭勝!”
於是李志就被擠開,看著這幫東宮衛隊的虎背熊腰的大漢爭搶一個精心加工的豬尿泡。
“我操,輕點,別踢爆了!這可是好不容易做成的。”
李志便是裁判。
“停!犯規,左軍發任意球!”
“殿下,這任意球是啥玩意?”
“……所有人退開,左軍一人來,聽我號令後,自由踢球。”
左軍的裴奮自己親自發球,右軍毫無準備,球直接奔向了球門!進了!
李志吹著口哨,心想什麼時候自己的小身板才能和這幫大漢踢呢?他現在才16歲。加上之前不愛運動,身子還沒怎麼長開呢!
一番爭鬥以後,裴奮的右軍取得了勝利,比分是5比3.果然高手的運動細胞就是比較發達。
這幫猛男尤覺得不滿,左軍不服,叫囂來角抵,也就是摔跤要找回場子。
李志這幾日在軍營也看他們玩了許多場,因為自己玩不了,頓覺無趣,便拉上尉遲奪來練武。
“尉遲奪,孤知道你家最善馬槊,但是這玩意是如何練的呢?”
他不說李志也知道,便是中國古代國術相傳的,月棍,年刀,一輩子的槍……槍長一丈八便是馬槊,唐小尺24釐米,大尺29.4釐米,因此一丈八尺約合四米四到五米四之間。
但是根據李治的武備計劃,十五年後唐軍將統一換裝火槍加標準鋼刀。馬槊將退出主戰場,所以李治沒有打算練槍術。而且槍術可都是從小抖大槍桿子練出來的啊。
“殿下,這個要從小用槍桿子練,非五六年不能入門啊。”尉遲奪一臉為難。即便太子要學,族裡的規矩可是皇帝也不能強搶自家的馬槊功夫。
“啊哈,孤當然知道,不過提前告訴你啊,以後這玩意可不好用了。你要好好保持,爭取多生幾個兒子把你們家傳絕活好好傳下去。你便教我刀法即可。”
見太子不強求學馬槊,尉遲奪立刻高興起來,說:“刀法沒問題啊,軍中有五式,是前朝文皇帝所創,我來教你,不過殿下,你可得要吃點苦,不可半途而廢。”
李世民曾經憂心忡忡於李治太文弱不能守成,其實李治不是文弱,只是大悶騷。歷史上他甚至要學習老爹御駕親征,可惜被武則天勸阻了。
既然李治成了李志,自然不會再上演這一幕。他要學刀法,這樣近身搏鬥足矣,火槍出現以後,長兵和弓箭就不再是威脅了。
“殿下看好了,第一式,拔刀式!”尉遲奪雙膝微屈,刀鞘在左,左手扶刀鞘,右手執刀柄,面對虛空深呼一口氣,然後閃電般蹬腿,拔刀,向下微斬。
“第二式,劈刀式!分小斜劈,大斜劈兩路。”尉遲奪從拔刀式的標準式上驟然發力,左右斜劈下次。然後回到拔刀式的準備姿態。
“第三式,刺刀式!分正刺,斜刺和賭刺三路。”尉遲奪從準備姿態起,使用上腕力,閃電般刺出三刀,正刺和斜刺都是直接攻擊敵人,只是角度和力度有差別。賭刺是預判敵人的線路而攻擊。
“第四式,錯刀式。錯刀式是防守加反擊的組合刀式,分為三路格擋,兩路格擋加反擊。”尉遲奪叫來一名親兵,也是和他日常練刀的,親兵用劈刀和刺刀來攻,尉遲奪分別用架,消,錯的手法,來來回回走了約莫二十多招。
“第五式,命刀式。此式最為兇險,日常切磋為禁招,為何叫命刀式呢,此式一齣,必然損命。因此一般只有在拼命的時候才有用。或者對手比你弱很多才用。“
尉遲奪和親兵換了木刀,來演這一式,這一式只有三路,一路空手奪刀,一路利用刀的防禦來奪刀,一路是不防守純拼命的兩敗俱傷的拼刀。
尉遲奪說:“各人悟性不同,快的半年,慢的一年半,刀術即可小成。但是大成甚至更高的水平,就沒個數了。“
李志心想:“這年頭誰能找這麼牛叉家族的師傅啊?“
嘴上說:“不管多久,孤練了!“
於是太子東宮的禁衛軍操練場上,每天都出現了一個勤練不輟的身影。每日早起,跑步十里,然後站樁,舉槓鈴,石鎖,期間有軍士來按摩放鬆肌肉。然後便是練拔刀式和劈刀式。這兩式簡單雖簡單,但必須要練到爐火純青,如臂指使,並且越快越好,每快零點零一秒便是性命攸關。
考慮到李治此刻的身長(他現在16歲,身高約1米68,還在長身體),他練的是一把刃長二尺半(75釐米)全場三尺三(一米)的大橫刀,重五斤。
這樣長度的刀,用劈刀式大劈刀的時候,能帶起非常劇烈的風聲。
按照尉遲奪的說法,這一式,劈出的時候能風聲震耳,便是到了小成。
事實上如果用五米的長兵器,掄圓起來,長兵末端可以到120米每秒,也就是每小時400公里的速度。人類的神經在十米內對這個速度是沒有辦法準確判斷的,只能通過敵人的動作來躲避或者格擋攻擊。而這樣速度的兵器,帶著本身的重量,如果只是單純的格擋,幾乎一定會被打的筋斷骨折,倒飛下馬。
所以那個時代的武將,在戰場上用長兵器,不考慮體力,以一敵百,完全不是什麼問題。
精通長兵器的武將,就是戰場上的一架殺人機器。也難怪隴西的武術世家把馬槊的功夫,密不外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