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重生的70後免費閱讀第九章 過年
到了臘月,生產隊就沒有事情了,這個時候是忙碌了一年的農村人休息的時刻。但因為馬上就要過年了,人們開始準備過年的物品。
臘月二十,父母開始準備過年的用品。晚飯後,父母算了算分的布票和錢(布票、糧票都是按人頭分,標準全村統一;錢是按勞動力分,分的多少與隊的富裕程度有關,像白靜凡他們隊每個勞動力每年也就4、5角錢),再加上平時賣雞蛋和前幾天賣豬和賣肉的錢,總共還有30多元錢,布票勉強能夠做兩個人的衣服,錢還能剩下10元多點,所以想給白靜凡和白靜琳每人做一身新衣服。
白靜凡知道家裡的情況,當即就反對了,當然是反對給他做新衣服。他對父母說:“我現在正是長身體的時候,給我做衣服穿不了多長時間就不能穿了,你們沒有發現我這半年個頭長高了不少嗎?而且姑姑給拿來的表哥的穿過衣服還不錯呢,幹嘛要浪費那些錢。姐姐是個女孩,女孩就是需要打扮的,只給姐姐做一身就行了。”
父母一想也有些道理,就沒有再說什麼,只是父親說:“雖然衣服不給你做了,但是為了獎勵你們,小琳有了新衣服,就給小凡你買兩把鞭炮,怎麼樣?”白靜凡當然同意了,過年如果沒有鞭炮的聲音,根本就沒有過年的感覺。
接下來的日子,父母忙著他們的活了:做豆腐、蒸玉米餅子、渣滓餅子(用的是做豆腐後剩下的渣滓)、蒸饅頭、殺雞(家裡養的公雞或者不下蛋的母雞)、煮肉等等,母親抽時間給姐姐做新衣服,白靜凡和白靜琳幫著父母燒火、壓水、收拾屋子等,一家人忙的不亦樂乎,而且也非常快樂。
轉眼到了臘月27日,父親給了白靜凡二角錢,讓他買1張紅紙,給爺爺拿過去,讓爺爺寫對聯,並且再買兩張白紙糊窗戶。買了紙,白靜凡拿著紙來到爺爺家。
來到爺爺家,白靜凡看到今年剛進門的二嬸正在洗衣服,說道:“嬸,洗衣服呢?我爺爺在家嗎?”
二嬸抬頭見到是白靜凡,笑道:“小凡來了,找你爺爺寫對子吧,快進屋去吧,你爺爺正寫呢。”
進屋後,果然爺爺正在屋子中央的方桌上寫對聯呢,奶奶也在旁邊幫忙裁紙。爺爺看見白靜凡來了,很高興,問他:“小凡來了,你家準備的怎麼樣了?你娘給你做新衣服了嗎?”
白靜凡點了點頭,回答道:“準備的差不多了,給姐姐做新衣服了,他們想給我做,我沒讓。”
“嗯?怎麼回事?平時不給你們做新衣服也就罷了,怎麼過年也不給你做?”爺爺聽說父母過年竟然沒有給這個自己疼愛的孫子做新衣服生氣了,放下毛筆說。
白靜凡急忙向爺爺解釋是自己不讓做的,並且把自己的理由告訴了爺爺。爺爺嘆口氣,撫摸著白靜凡的頭,良久才說:“多懂事的孩子呀。好了,你把紙放在這吧,明天再過來拿。今天爺爺比較忙,不能給你講故事了。”
“爺爺,我知道。奶奶,你們忙的怎麼樣了?有我能幫上忙的嗎?”奶奶在一旁笑著說:“不用了,有你叔叔在呢,有他們幫忙就行了。”白靜凡又和叔叔打聲招呼就回家了。
回到家,母親和姐姐正往外抱被子、衣服等東西呢,原來是準備掃房子呢,白靜凡放下白紙趕緊幫忙。看著那漆黑的檁條和椽子,白靜凡一陣陣的感嘆,自己還要在這個房子裡住好幾年呢。上世自己家在自己上六年級才蓋了新房子,可比現在強多了。如果沒有聯產承包責任制,自己還不一定什麼時候才能住上新房呢。
把房子掃乾淨,把以前糊的窗戶紙撕掉,打掃屋子,糊窗戶,再把收拾出去的被子、衣服等東西收拾近來。這時屋裡比以前亮堂多了,還是新窗紙好。
接下來的幾天的事情他們就幫不了忙了,都是父母在忙活。到了臘月三十,母親打了點糨糊,父親貼春聯,白靜凡幫忙,邊貼春聯父親邊向白靜凡講述如何分辨上下聯和貼春聯需要注意的事情。這些事情白靜凡都知道,但仍然認真的聽父親的講述,他非常珍惜這種場面。
母親開始和麵,準備包餃子,餃子餡昨天已經準備剁好了,豬肉白菜的,當然豬肉是放的不多了,但是他們依然吃的有滋有味的。
晚上,吃完餃子也就沒事了,這個時候沒有電,也不用守夜。白靜凡把鞭炮拆散,抓了一把出去放了,結果引來一片鞭炮聲。這個時候放炮,很少有整把的放的,都是拆散一個個的放,而且大多是小孩放。
第二天就是春節,早上起床後,白靜琳興奮的穿上新衣服,向父母和白靜凡顯擺。嗯,到底是穿上新衣服顯得精神,不過,對這些白靜凡是不放在心上的,自己能和一個小女孩去爭新衣服嗎?呵呵,貌似自己比她還小呢。
等吃過餃子後,白靜凡他們跟著父母去爺爺家,給爺爺拜年。走在街上,出來拜年的人已經不少了。見面拱手相互問聲“過年好”,見到輩分大的就說“某某,給你拜年了”。一般輩分太大的不會現在出來,都是在家等著小輩們去拜年呢。
到了爺爺家,白靜凡站在父親的身後,父親和母親在前面喊了聲:“爹,給你拜年了!”然後下跪磕頭,白靜凡也跟著喊:“爺爺,給你拜年了!”跟著跪下磕頭。磕完後,站起來,再跟著父親喊:“奶奶,給你拜年了!”跪下磕頭,再站起來。姐姐是女孩,是不用磕頭的。這才算是給爺爺、奶奶拜完年了。
給爺爺、奶奶拜完年後,父親閃到一旁,因為二叔已經結婚了,白靜凡還得給二叔、二嬸拜年。當然小叔還沒有結婚,是不用給他拜年了。
但小叔在白靜凡站起來後,逗他:“小凡,不行呀,別人你都磕頭了,還沒給我磕頭呢!”白靜凡白了他一眼,說:“等著吧,等你給我把小嬸子娶回來肯定給你磕頭。”白靜凡的話語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爺爺拿出兩個五角錢分別遞給白靜凡和白靜琳,這是壓歲錢,當然得收了,白靜凡就當仁不讓的接過來裝在兜裡。然後白靜凡又跟著父親、叔叔開始滿大街的轉悠拜年,遇到本院(同姓的)的大部隊就和他們會合。這時大街上人已經很多了,“過年好”“給您拜年了”的話語聲不絕於耳。
給本院的大輩拜完(這個時候就不用真的跪下磕頭了,除了那些比較近的),接著是和本院有老親的別的院,他們要拜的一個是陳家,一個是張家(也就是這兩個姓的大輩都要去拜),等拜完年後都快中午了。這個時候才是他們自由的時間了。
當白靜凡回到家,早有幾個小夥伴在家等著他呢。白靜凡抓了一把炮,從院子裡撿了個早已經預備好的破鐵碗,和他們跑出去放炮玩。
同樣是放炮,小孩們也有自己的玩法:一種是用鐵碗扣住炮,當然要留出一段藥捻,點燃後趕緊跑開。看著那個小鐵碗別炮炸的高高飛起,孩子們就高興極了。他們輪流這樣放,比賽看誰的炮把鐵碗炸的高,把鐵碗炸的高高的飛起的同學興高采烈,飛的低的噘著嘴;一種是用土把炮蓋住,藥捻不能蓋的,然後比賽看誰的炮炸的土多。
等到了晚上,他們點燃一堆火,在火旁做遊戲,非常的歡快。這兩天白靜凡也給自己放了假,不再鍛鍊,也在和小夥伴們一起玩。
看著小夥伴的興奮的神情,不由得感嘆:還是小孩好呀,整天無憂無慮的,而且十分容易滿足。人的一生,只有童年是最幸福的。
初二開始走親戚。走親戚在這時有幾個日子是不能亂走的:初二是剛結婚的和女方父母都健全的女人回孃家的日子;初三是女方父母至少有一個不在了的回孃家的日子,也是給去世的老人燒紙的日子;初五是送窮,不能走親;初十是送老鼠,不能走親,還有一個就是忌諱初五、十四、二十三這幾個日子,在這個日子一般也不能走親訪友的(這個在平時月份也不能走,除非有特殊的事情)。這是幾個特殊的日子,大家都注意著呢。
初二白靜凡他們當然是去姥爺家了。當時家裡沒有自行車,都是靠步行,父親用母親新縫的布袋裝了八個饅頭背上,白靜凡他們都空著手,幸好姥爺家是鄰村的,不用走的太遠。白靜凡和白靜琳你追我趕的,就到了姥爺家。
到了姥爺家,還不能進屋呢,要先拜年,這也得正兒八經的磕頭。拜完年,才能進屋。姥爺家的條件也不好,但也給了白靜凡和白靜琳每人5角錢的壓歲錢。
姥爺和姥姥看到白靜凡他們來都很高興,連聲問他們冷不冷、累不累,並且給他們抓花生吃,花生是生的。一般人家捨不得炒花生,花生也是隊上分的,按人頭,每人2斤。這時還沒有糖和瓜子,就是有人們也捨不得買。
尤其聽說他們考的成績都不錯,姥爺和姥姥更是合不攏嘴了。姥爺催姥姥趕快去煮餃子,父母趕緊阻止。因為白靜凡二姨家遠,現在還沒到,應該等他們到了之後再煮餃子。
於是他們大人拉家常,白靜凡拉著白靜琳就去找小舅玩。大舅去年結的婚,由於條件差,是和白靜凡二姨換親的,姥爺已經和他們分了家,小舅和小姨還正在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