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逍遙的大明王爺免費閱讀第八章 教材的改變
童子軍上學第一天,朱厚煒兄弟二人在放學之後也儘快的到了朱府,由於知道了現在的學業對於童子軍有什麼意義,朱厚照也開始重視起來。
到了朱府,童子軍也照常迎接兩位少爺,雖然下了課,但是三位先生還沒走,等著和兩位少爺照個面。竇管家讓童子軍散場後,三位先生上前一拱手”見過兩位少爺“
”三位先生免禮,這些府裡的希望先生們多多費心了。”朱厚照說道,“有人不認真讀書嗎”虧他還好意思說,最不認真的就是他自己。董亮回答“倒是沒人不仔細”畢竟這年頭,讀書認字還是比較高級的,普通人和窮人是沒有條件學的,所以童子軍都很努力。
朱厚煒從腰部拿出了一疊紙,遞給年紀最大的董亮,說道“各位看下,能不能對他們認字有所幫助?”董亮接過來看了下,接著遞給了其他兩人,不一會,三人對視一眼,說道“二少爺,學生不懂這字符。”“沒關係,我來給你們講解一下。兄長你先去踢球吧,過會我來找你”朱厚煒轉頭對朱厚照說道。朱厚照也瞄了幾下,看看覺得沒什麼興趣就說“好,我先過去了”然後就帶著男子隊走去球場了。
“三位先生,請。”朱厚煒右手一伸,指向正堂。“請”三人就隨著朱厚煒走去。到了正堂,四人坐下,然後,朱厚煒說道“這些,我把他叫做拼音,這個念……我認為,有這些字母組成的拼音基本涵蓋了常用漢字的發音,有了這個,以後再那些字上註上拼音,那麼即使不認識字,也能把字念出來,從而學會這個字。”
三人聽完,董亮,李光還在消化他剛聽到的,白時中卻似乎有些激動“這是何人所做,功德無量啊,妙哉,妙哉”三人都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但白時中是裡面反應最快的。“呵呵,這是我讀書時慢慢想到的,只是不確定效用大不大。”朱厚煒一臉的謙虛。這時,董亮和李光也明白了這拼音對學生啟蒙有多大作用了,不過三人看著朱厚煒的眼神就有些複雜了。似乎有些對朱厚煒的話懷疑,但看著朱厚煒不像在開玩笑,就立馬覺得這個二少爺是個怪物了。
朱厚煒為啥沒先給楊師傅看呢,他這是想看能不能蒙過這三位,找找自信,若連他們也騙不過,那到了楊師傅哪裡肯定過不了。誰讓他生在皇宮,不像別的穿越豬腳一般都可以說碰到個無名老道,要麼就是老乞丐傳授的,他這幾年就在這片地方,見過什麼人弘治基本都清楚,那就不能用這個藉口了。做夢夢到呢,就說夢裡碰到個神仙啊,金甲將軍什麼的,然後對朱厚煒說“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這個什麼什麼就傳給你,以後大明就要靠你了,免費的哦”這個藉口也不行。雖然這個年代,還是有很多人信鬼神的,但是你作為一個二皇子,皇帝也夢到,太子沒夢到,就你夢到了,難道以後你要當皇帝,不是嫡長子,是不能繼承的,況且朱厚照作為太子也沒做什麼禍國殃民的事情,是不能廢的,那就只能造反了。以前黃巾起義,陳勝吳廣起義也是藉著神神叨叨的事情弄出來的,你這個很像啊。朱厚煒不想做皇帝,他只想做個逍遙的王爺,所以這個藉口也不行,那怎麼辦?只能是自己想出來的了,希望別人只把他當神童,不要當妖孽。
“此法可行,今後教學,學生就依此法。”白時中表態了。然後董亮和李光也點點頭表示同上。
然後朱厚煒優哉遊哉的說道“還有,書上的字都是豎排,很難分清字句停頓,我準備以後的書用橫排的方式,輔以標點符號讓學生學起來更方便。”剛說完,董亮急不可耐的說到“不可不可,這書從聖人傳下已有兩千年,未曾變過,怎可修改聖人之道。”聲調越來越高,花白的鬍子都有些翹了起來,嘴中唾沫橫飛。
朱厚煒看了看另外兩人,李光眼中也露出了不同意的神色,不過沒有開口反對,似乎還想聽聽這位怪物一般的二少爺有什麼理由。白時中沒說話,只是在皺著眉頭思考著什麼。朱厚煒這才說:“孔孟之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至少秦漢時寫在竹子上的,所以才豎著寫,現在都已經變成印在紙上了,自然是可以橫排的,況且如無名師教導,學生可能會因為斷句錯誤而錯一生,有時一排沒有寫完,但為了分隔只得另起一行,橫排的話也可以節約紙張,最重要的是對於文章本身並沒有改動,不添一字也不減一字。”“不可不可”董亮雖然說不出什麼理由,但就是不答應,李光是在猶豫,白時光卻是眼神發光看著朱厚煒。朱厚煒在講解的時候已經站起來走到三人座位旁了。朱厚煒也不管董亮,自顧自的從另一腰側抽出幾張紙,開始講解上面的標點符號是什麼意思,怎麼用。最後還有一段論語中的文章,作為範文來體現橫排輔以標點符號的實用性。董亮雖然拒絕使用,但還是安靜聽了起來。
講解完後,白時中站了起來:“學生回去重新準備教材,告辭。”對著朱厚煒微微低了一下頭,一拱手,人就向外走去。李光也和白時中一般施禮後向外走,但沒說話,看來是個比較沉默寡言的。董亮想了想,站著對朱厚煒說道“學生才疏學淺,恐怕做不來這先生,還請二少爺另請高明吧。”朱厚煒聽了只是微笑道“先生好走。”他從後世來,完全理解“選擇是雙向的”這話,不會認為董亮是不給他面子才離去的。而且,他也從這三人的眼中看到了一絲尊敬,畢竟一個讀不了幾年書的8歲孩童,卻可以想到這些對學習有巨大幫助的方法,他們自己都從小讀書,到如今也不過是蕭隨陳規,先生教什麼便學生麼,所以也就生了一絲尊敬,不過文人很難放下面子,對一個8歲的孩子說出敬佩的話來。
三人走後,朱厚煒也沉默了起來,覺得在這個年代想做些事情實在是太難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各方各面也早已形成了或明或暗的規矩,想衝破這些條條框框,需要面對的阻礙太多了。
前世的40來年都活的平平淡淡的,沒做成什麼大事,不管是事業還是家庭,算起來都不怎麼成功,這一世,起點就很高,跟多數人相比,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若這一世也還是按部就班,不做點什麼的話,估計他會帶著兩世的遺憾到棺材裡去。所以他制定了自己的目標,要在這一世做些有意義的,利國利民的事情,後世的歷史書也會記載朱厚煒某某年做了某某事,當然最好是能讓全世界的歷史書都能記載他,只要學習這個世紀的歷史就繞不開他的那種。
所以他開始了收容這些孤兒,改造一個成年人的思維很難,比未成年人難多了,用後世的話說,他們的形成穩定的三觀。朱厚煒也想知道能不能順便把朱厚照也改造了,以後下面有這些童子軍支撐,在上面也有這個哥哥支持,確定朋友和敵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這樣他心中的想法才可能實現。
歷史上著名的“王安石變法”為什麼會失敗,他提出的許多政令都是很好的,雖然這觸動了大地主,士族的利益,但這不是他失敗的主要原因,而是沒有那麼多人來支持他,來實行他發出的政令。畢竟無論你的政策有多好,最後還是要靠人來實施的。
現在的童子軍就是他將來的好幫手,隨著人數的不斷增加,在各個領域所產生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這樣他才有資本來對抗他的敵人。
“弘治中興”雖然是個比較好的時代,但不證明他就沒有問題,相反,一些問題在“弘治中興”這層光鮮亮麗的外衣下會越來越大,最後長成毒瘤,像原本歷史記載的那樣,要了大明的性命,中華大地從此萬馬齊喑,要到敵人打上門了才又重新有了活力。對於一個從後世的人來說,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是他有責任做到的。
朱厚煒定了定神,對著門外的侍衛說道“去跟劉瑾說,再讓他找個懂得變通的先生來,到了這個府裡,就要按照府裡的規矩來。”“是,小的立馬就去。”說著就快步走向了外面。
朱厚煒出了正堂,看見和其他女童玩的正高興的妹妹,小臉紅彤彤的正玩的起勁,剛剛有些鬱悶的心情也慢慢平復了下來,站在外圈津津有味地看著妹妹玩耍,對著離他最近的一個說道“你叫什麼名字啊?”那個女童嚇了一跳,轉過頭看到了笑嘻嘻的朱厚煒,頓時有些拘謹,有些踟躕的回答“奴婢李春花。”朱厚煒繼續輕聲問道“哪裡人啊,多大了,怎麼來的?”李春花的眼睛開始泛紅了,聲音裡也開始帶了一絲哭腔“奴婢本是山西榆林衛旁李家溝的,12歲,今年韃子衝到了村裡,奴婢的爹孃和2個弟弟都被韃子給殺了,就奴婢和小丫上山摘果子逃過了,都沒了親人,只好摘些果子,和小梅一路向大同走去,結果大的城鎮都不收容逃難的人,奴婢和小梅想賣身為奴也沒人肯要,只好接著一路乞討,慢慢就走到京城了,多虧兩位少爺心善,我們這才被收容到這裡來。”朱厚煒聽完,微微一嘆“唉,以後好好唸書,照著府裡的規矩做事。”“是,奴婢定會用心。”
這裡都是女的,朱厚煒一個8歲的爺們也不好多待,就朝著球場走去,找朱厚照去了,順便也上場踢下球,鍛鍊鍛鍊身體,畢竟他的身體還需要好好鍛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