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說
極品熱門小說推薦

第4章

眼見了仙人飄飄從天而降,姜陽第一次見識到了修仙的存在,同時也知曉了雨湘山的大名。

仙人靈識昭告全城,六至十二歲的孩童均可來測試遴選,哪怕是姜陽這個聽不懂言語的‘文盲’也知曉了其中含義。

他腦子裡嗡的一下子,什麼火藥,玻璃,肥皂全都拋之腦後,望著門樓上衣袂飄飄的仙人,立馬一門心思的想要尋仙問道。

全城已然沸騰,家家戶戶牽著孩子,有步行有馬車,位置很好找,城門樓下便是,過時不候,姜陽順著人流跟了過去。

靈根珍貴,說是千里挑一也不為過,這是一切的根本,不因身份的差距而變化,所以即便姜陽只是一名小乞兒,也並不影響他上前接受測靈。

幸運的是姜陽身具靈根,在測靈者的摸骨之後,姜陽也是頭一次得知了自己的年齡,骨齡十一歲過半,將將好滿足條件,再大便要錯過修行的最佳年歲。

再後來他就跟著同批的數個幸運兒一同被帶回了雨湘山,分配到了落雨峰下院之中。

姜陽立在桌前慢慢回過神,口中喃喃道:

“也不知道那個小笨蛋怎麼樣了…可千萬別餓死了。”

當時兩人分散乞討,仙宗之人又來得倉促,一來一回就沒得及告別。

儘管相處時日不長,但這小笨蛋要是夠聽話,如果沒是遇上大災之年,用他教的幾招想必也夠活著了。

壓下心事,他推開瓦舍的窗,淅淅瀝瀝的雨點沾溼檯面,平添一份清爽氣。

短短兩三年,姜陽的處境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無名乞兒搖身一變成了一名踏入練氣期的修仙者。

眼下不僅有突破之愉悅,生辰之欣然還有解開桃枝的暗喜,最關鍵的是為他平添了底氣自信,叫姜陽意氣奮發起來。

望著窗外雲霧飄渺的盛景,姜陽神色一暢忍不住口中呼吟道:

“早歲已知事世….”

才吟了半句姜陽便失笑搖頭,儘管他心中有少年意氣,但眼下遠沒有到得意忘形的時候。

他不過才剛剛跨過了百脈胎息境進入了練氣境,往後的路何其長遠,還需戒驕戒躁才是。

眼下當務之急還有三件事要辦,一是搬家,二是俸祿,三是庶務。

落雨峰乃是雜物峰,現在姜陽脫離了下院成了內門弟子,依例需要搬到內門弟子云集的朝雨峰才是。

他們這些沒有出身的下院弟子,雖然免費得到了宗門的培養,可一旦超過時限沒有突破就只能轉為雜役弟子為宗門勞作六十年,以報答宗門養育栽培之恩,六十年期滿方可再自行決定去留。

宗派不是善堂,凡事皆有緣由。

畢竟像他這種別院的弟子,說的好聽叫出身清白,說的難聽就是囫圇一身,除了以身為酬,半點價值也抖落不出來了,食宗之祿,唯有忠門之事。

正式與雜役雖說都是弟子,但兩字之差待遇卻有天壤之別,前者為宗門弟子還有晉升嫡傳的希望,後者就斷絕資糧供給,只能淪為雜役為宗門勞作。

在限定的年限內,門派的少量資源投入之下,從一介凡人貫通百脈培養胎息到達練氣期,對於大部分懵懂的孩童來說,尚且不明白其中的難度,也不知曉修仙問道對他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有奮進者廢寢忘食,有尚未開慧者渾渾噩噩,有資質不佳者心灰意冷,有心智不堅者得過且過,人生百態不一而足。

姜陽佔了個宿慧的便宜,不受外部影響一步一個腳印修煉至今,在同齡中不是最快的,但在這一方別院中也算名列前茅,至少同期之中還沒有聽過誰快過他的。

當然成為了正式弟子也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就可以心安理得享受宗門資糧了。

晉升正式弟子之後,每年雖可以領取俸祿,但與之相對應還有任務,每年強制要求完成一次,任務倒也不是壞事,據瞭解多是些照看靈獸,侍弄靈草,奉丹弄焰之類的活計。

別的不說,就是能夠學到些粗淺的修仙百藝也是尋常散修求而不得的事情,若是小有天賦得到賞識,撞上大運蒙得師祖看中也說不定。

這樣想著姜陽漫步走出瓦舍,天還陰沉沉的,站在石階上自山腳抬眼望去高山聳立,霧氣籠罩,亭臺樓閣藏在雲中隱隱綽綽,細雨未歇沖刷著整個山峰,呼吸之間只覺清新無比。

伸了個懶腰,姜陽給自己掐了個輕身術便前往峰頂領取自己內門弟子的俸祿行頭,也順便打聽打聽些消息。

到了山頂走進閣樓不消片刻,姜陽靈識刻錄好了腰牌,便拿著個巴掌大的灰布袋子走了出來,沒有發生喜聞樂見的剋扣刁難,很輕易就領了出來。

正式弟子儘管還是底層,但大多修士都是從這裡開始的,這也是一個宗門的基石,所以資源分配一直是重中之重,無人敢私自動手腳。

一路飛奔回到住處,姜陽神情有些興奮,雖然在別院早已見過了解過儲物袋,但眼前這個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拿在手中法力一吐便觀瞧,內裡空間不大一尺見方,靈識催動便卷著一塊靈石飛出來,甚是有趣。

如今成為正式弟子,俸祿是一年五十塊下品靈石,用於練氣期修煉的“養元丹”一瓶,與別院時期統一發放的一月一塊靈石,一顆“培元丹”相比何止翻了幾倍,只是那時只需要安心修煉不問世事,現在得抽空完成宗門任務。

緊接著姜陽脫下蒙童的灰衣換上了代表正式弟子的湛青色素面錦緞長袍,在腰間左邊掛上儲物袋用衣服下襬遮住,右邊則掛上了身份令牌,隨後頓覺新鮮的在屋子裡走了兩步復又坐下。

這種最初級的儲物袋可沒有認主的功效,誰拿到只需用法力消磨暴力拆解便可據為己有,所以得貼身收好才是。

最後才是那一瓶“養元丹”,姜陽將之拿到手中,玉瓶入手溫潤,拔開瓶塞便有一股很清新的丹香湧出,倒在手心裡數了數,不多不少一共十二枚。

姜陽之前在別院裡只鼓勵修煉,其他一概接觸不到實物,所以這丹認識歸認識,但實際到手還是頭一回。

“這‘養元丹’以丹陽草,麻棘籽,迴天香葉入藥,君臣相佐,精煉養元,正是練氣期合用的丹藥。”

姜陽把玩著玉瓶,回憶著這丹藥的基本介紹,都是曾經在下院學習過得,沒有這些知識,丹藥入手都不識得。

“一瓶十二枚,平均下來那就是一月服下一枚,還是緊巴巴的….”姜陽喃喃自語。

在下院的時候就眼巴巴的盼著那一月一枚的‘培元丹’,現在渡過胎息成了正式弟子,他發現情況也沒有太大的改觀。

丹藥的妙處人人都知道,但也不是誰都吃得起的,也就雨湘山是大門大派,供養的丹師足夠,所以哪怕是最底層的弟子也配給丹藥,其實已經強過大多數小門小派的修士了。

“還需開源節流才是。”

姜陽只是心中模糊的有了這個打算,具體要如何還得往後觀望。

摒除雜念呼出一口氣,姜陽回身望著住了幾年的瓦舍,方才領了腰牌回來,忙於諸事,現在得空便可以搬家了。

短短三年,姜陽已經住的習慣,乍一要走摸了摸桌案頗有些不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