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由棠梨煮雨所撰寫,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故事,也是一部良心歷史腦洞著作,內容很是有趣,簡練生動,極富韻味,全篇都是看點,很多人被裡面的主角張塵所吸引,目前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這本書最新章節第145章 卒中勇士,寫了326910字,連載中。
一、作品簡介
小說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是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說,它的作者是棠梨煮雨,主角是張塵。主要講述了:高順看著張塵,眼中寫滿了驚訝。難道從一開始,這一切就在他的算計之中嗎?他結交麴義,就是為了找到一個強援,在關鍵時刻作為倚仗?麴義重義,在意那八百先登,這一切,也被張塵拿捏得恰到好處。這份算計,世上誰人……
二、書友評論
歷史上好像是劉備鞭笞三國演義才是張飛鞭笞
素未謀面就能進府輕易見到張讓?想多了吧
劫殺朝廷命官活著回去可以整個通緝令把劉備弄成反派
三、作品賞析
高順看著張塵,眼中寫滿了驚訝。
難道從一開始,這一切就在他的算計之中嗎?他結交麴義,就是為了找到一個強援,在關鍵時刻作為倚仗?麴義重義,在意那八百先登,這一切,也被張塵拿捏得恰到好處。
這份算計,世上誰人能及?
胸懷天下,腹有良謀,此子,日後必成大器啊!
高順正自驚愕,張塵卻道:“孝父,我知你志向遠大,一心報國建功。寄於我處,不過是權宜之計。如今我身陷危局,此事與你無關,你若要離去,我絕不會怪你。”
“公子!”高順眼睛一抬,當即屈膝下拜道:“承蒙公子收留之恩,尚未報答,順豈能離去?”
張塵淡淡地說道:“可我接下來要做的事,萬分危險。必須是絕對忠誠於我的人才行,我能相信你嗎?”
這平淡的幾句話,卻是擲地有聲。
高順聽罷,不由虎軀一震,連忙拱手拜道:“順自今日起,跟定主公,青山松柏為證,絕不相負!”
這一聲“主公”喚出,便意味著,高順真正歸心了!
而高順擁有詞條【忠義無雙】,一旦認主,便是終其一生,永不背叛!
張塵終於擁有了一個真正的心腹大將!
想到這,張塵頓時大喜,連忙上前,將高順扶了起來。
“我得高兄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高順也道:“主公,事不宜遲,方才主公所言三策,還當及早落實。”
張塵點了點頭道:“不錯,開倉放糧一事,我已命吳伯去辦了。至於組建縣兵,徵兵不難,難在這統兵之將……”
高順道:“主公勿憂,順飽讀兵書,自有一套練兵之法。若主公不棄,順願領此重任!”
嘿嘿!等的就是你這句話!
張塵心裡不禁樂開了花。
陷陣營啊!號稱三國史上的最強步兵,每所攻擊,無有不破!
這一世,竟是為我所有了嗎?
有了“陷陣營”,再加上麴義的八百先登,別說三千,就是三萬人馬我也不懼!
想到這,張塵連忙道:“如此正合我意!高順聽令,我即刻命你為廣平縣尉,統轄縣衙一干差役,全權負責招募縣兵一事。如今事態緊急,我只能給你一個月的時間。這一個月,你要竭盡所能,為我訓練出一支精兵!”
“主公放心,一個月的時間,雖然難成精銳,但若要對付郡中守軍,還是綽綽有餘!”
高順說罷,抱了抱拳,當即領命而去。
不覺已是午後,萍兒來到了縣衙,向張塵稟報,說今日施粥已畢,百姓們無不感念大人仁義。
張塵滿意地點點頭,隨即叫萍兒先行回府,給今日負責施粥的僕役們一些賞錢。
萍兒走後,張塵開始暗自思索起來。
施粥,只能救民一時,終究無法解民之倒懸。
從前他只是個商人,自然只能做到這些,可如今,他是這一縣之主,自當從根本上解決百姓生計之苦。
安民,首先要做的,自然是讓百姓吃飽飯。
張塵忽然想到了什麼,隨即命人取了縣誌和廣平輿圖來。
這不看還好,一看之下,張塵頓時大驚。
自從去年“黃巾之亂”爆發,廣平縣周邊的不少村落在戰火的摧殘下慘遭損毀。如今的廣平,治下面積竟只有最初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農田拋荒,村舍凋零,百姓流離失所。
更有甚者,當初那些被摧毀的村落,如今竟有一些已被山賊草寇所佔據!
難怪,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的流民。
張塵想到這裡,立即喚了張福前來。
少時,張福領命而至。
張塵指著輿圖,面色凝重,開門見山地道:“張先生,方才我查看縣誌輿圖,竟發覺自‘黃巾之亂’以來,廣平治下村落多有損毀,田地荒蕪,拋荒不耕,如此怎生是好?”
張福道:“大人有所不知,此事我之前也曾多番勸諫趙雄,叫他花費一些錢財,購置稻種、農具、耕牛等物,組織一應流民開荒,重建村落。如此,待來年秋收,廣平定然糧秣豐足,百姓安居。”
張塵點點頭道:“正該如此。”
張福搖了搖頭,嘆息一聲:“可那趙雄吝惜財貨,不肯納我之言。還說什麼為了那些流民花費錢財,乃不值不智之舉。”
“豈有此理!”張塵不禁拍案,咬牙切齒道:“如此狗官,真是死有餘辜!”
張塵隨即又道:“先生之言,乃安民之良策。如今民生凋敝,哀鴻遍野,開倉放糧不過一時之計,難救根本。先生方才所言,宜當早行。”
張福聽罷,不禁感激涕零,連忙朝張塵叩拜道:“小人替滿城百姓叩謝大人!”
“先生不必多禮,救民疾苦,刻不容緩,還請先生速速去辦罷。”
張福諾了一聲,但隨即面露難色,道:“大人,之前小人估算過,若要安置這些流民,購置稻種、農具外加耕牛,這些花費大概不下十萬餘錢,可如今府庫之中已無半分銀錢了。”
張塵一聽,不禁暗暗皺眉:“怎會如此?偌大個廣平縣,何以虧空至此啊?”
張塵暗想,雖說天災兵禍不斷,可是堂堂一縣,總不至於半分銀錢都沒有了吧。
“這都是趙雄,之前他巧立名目,收取苛捐雜稅,可卻沒有半分納入府庫,全都進了他自己的口袋!”
這個混賬東西!張塵不禁暗罵。
難怪貪官橫行,必令朝政昏聵,錢全進了他們的口袋,可這罵名卻是背在朝廷身上。也不知道似趙雄之流,各州郡縣還有多少!
“哼,全進了自己口袋?我便讓他怎麼進的,怎麼給我吐出來!來人!”張塵恨恨地說著,隨即喚了差人進來。
差人應聲而至,張塵道:“前任縣令趙雄,縣尉郭大勇為官不仁,與黃文義之流沆瀣一氣,戕害百姓。傳本縣令,立即帶人將三人家產盡數抄沒,收歸府庫!”
“諾!”
差人應了一聲,隨即領命而去。
張塵又對張福道:“待查抄了三人家產,立即購置稻種農具。此事一定要快,如今清明已過,春耕之期將盡,若誤了農時,百姓們又要困苦一年了。另外,發出政令,凡是之前趙雄巧立之稅項,自今日起,一概全免。”
“大人仁義,小人感佩之至,有大人在,廣平百姓可活矣!”張福說著,屈膝便跪,張塵急忙扶起了他。
張福領命而去,即刻草擬政令,張榜安民。
一時之間,全縣百姓無不感念張塵恩德。半日之內,街頭巷尾競相傳誦著小張大人的仁愛之心,安民之舉。
小說《三國:掠奪詞條,從商賈到帝王》試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