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就緒,蘇念昭與沫兒走出了王府。王府外,乞巧節的熱鬧景象撲面而來。街道上張燈結綵,五彩的燈籠高高掛起,宛如繁星點點。各式各樣的花燈爭奇鬥豔,有栩栩如生的動物花燈,有靈動飄逸的仙女花燈,還有講述著古老傳說的故事花燈。燈光閃爍,將整個街道照得如同白晝。
街邊的攤位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精美的手工藝品、香甜的點心,還有各種女孩子喜愛的小玩意兒。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與人們的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熱鬧非凡的市井畫卷。
蘇念昭望著眼前這無比熟悉又無比美麗的景象,心中一陣刺痛。她清楚地知道,從今往後,這樣的場景或許只能在夢中相見了。可她不願讓這最後的時光沉浸在悲傷之中,她咬了咬嘴唇,將心中的傷懷深深壓了下去,臉上重新綻放出笑容,對沫兒說:“走,咱們好好逛逛。”
於是,兩人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會兒駐足欣賞精美的花燈,一會兒品嚐香甜的點心。蘇念昭時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彷彿忘卻了所有的煩惱與憂愁。但偶爾,她的眼神中還是會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落寞,那是對過去生活的眷戀,也是對未來未知的隱隱擔憂 。
蘇念昭與沫兒穿梭在如織的人群中,街邊一盞盞花燈絢爛奪目,宛如夢幻星河灑落人間。一盞繪著嫦娥奔月的花燈吸引了蘇念昭的目光,那嫦娥身姿輕盈,衣帶飄飄,似要從燈中飛臨塵世。蘇念昭不禁駐足,美目緊緊盯著花燈,讚歎道:“沫兒,你瞧這嫦娥,畫得可真是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就要舞動起來。” 沫兒順著蘇念昭的目光看去,忙不迭點頭,拍手笑道:“是啊,縣主,這花燈師傅的手藝當真絕妙,就像把嫦娥仙子直接請來了。”
行至一處猜燈謎的攤位,攤主是個留著花白鬍子的老者,正笑容滿面地招呼著過往行人。蘇念昭向來對這些文人雅趣興致頗高,腳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老者見來了客人,眼睛一亮,指著一盞八角形的花燈說道:“姑娘,這燈上的燈謎可有趣著呢,若是猜對了,這花燈便贈與姑娘。” 蘇念昭嘴角上揚,露出自信的微笑,輕聲說道:“老人家,那我便試試。”
她微微湊近花燈,仔細端詳著上面的謎題:“一物生來強,每天織網忙。織完靜靜坐,專等蚊蟲撞 。” 蘇念昭秀眉輕蹙,略作思索,腦海中瞬間有了答案。她抬眸,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脆生生地答道:“老人家,可是蜘蛛?” 老者先是一怔,隨即哈哈大笑起來,豎起大拇指稱讚道:“姑娘真是聰慧過人,這謎底正是蜘蛛。這花燈,姑娘拿好嘍!”
蘇念昭接過花燈,滿心歡喜,轉頭對沫兒說:“瞧,這可是我贏來的。” 沫兒滿臉笑意,眼中滿是對自家縣主的欽佩,說道:“縣主就是厲害,這燈謎旁人還在一頭霧水,您一下子就猜出來了。”
繼續前行,一陣悠揚的絲竹聲傳來。循聲而去,只見一處寬闊的場地中央,一群身著綵衣的舞者正翩翩起舞。他們舞姿婀娜,配合著歡快的音樂,如蝴蝶般輕盈靈動。蘇念昭被這熱鬧的氛圍感染,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她拉著沫兒的手,說道:“走,咱們也去湊湊熱鬧。”
兩人站在人群前,目不轉睛地看著表演。蘇念昭的身體隨著音樂的節奏微微擺動,臉上洋溢著陶醉的神情。舞者們的動作剛柔並濟,時而如行雲流水般順暢,時而又爆發出驚人的力量。蘇念昭看得入神,不禁感嘆:“這舞蹈跳得真是精彩絕倫,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讓人彷彿置身於仙境之中。” 沫兒在一旁用力點頭,眼睛都看直了,嘴裡說道:“是啊,縣主,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好看的舞蹈。”
在熱鬧的人群中,蘇念昭仿若忘卻了即將遠走異國的憂愁,盡情享受著這在家鄉的最後一個歡樂夜晚。她的笑聲如銀鈴般清脆,在花燈的光影與悠揚的樂聲中迴盪,這一刻,她只想將所有美好深深印刻在心底 。
次日,晨曦如絲縷般輕柔地灑下,卻未能完全驅散寧國宮城那如薄紗般縈繞的晨霧。金色的琉璃瓦在淡淡的光暈中若隱若現,宛如夢幻泡影,宮牆那鮮豔的硃紅色,在這朦朧裡更顯莊嚴肅穆,彰顯著皇家至高無上的威嚴。
在王府深處,蘇念昭輾轉反側,一夜未眠。她身著一襲素色錦袍,錦袍上精緻的暗紋在微弱的燭光下若有若無,彷彿也在為她即將面臨的離別而黯然神傷。青絲隨意地挽起,幾縷碎髮垂落在她那略顯憔悴的臉頰旁,然而,即便面容憔悴,她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卻依舊難以掩蓋。她的雙眸,平日裡猶如璀璨星辰,此刻卻滿是哀傷與不捨,透著無盡的疲憊。
不多時,一陣整齊而有節奏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嗒嗒”的聲響在寂靜的王府中顯得格外突兀,打破了這份令人窒息的寧靜。原來是宮中太監前來宣旨。只見那太監身著杏黃色宮服,宮服上繡著的精緻雲紋隨著他的走動微微起伏,彷彿在昭示著皇家的威嚴。他手中高舉明黃色聖旨,神色莊重肅穆,每一步都走得沉穩有力。王府眾人見狀,趕忙紛紛跪地接旨。
太監微微仰頭,清了清嗓子,那尖銳而悠長的聲音瞬間在寂靜的庭院中迴盪開來,彷彿要穿透這沉悶的空氣:“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封寧國縣主蘇念昭為瑞熙公主,即刻前往辰國居住,以保兩國和平安穩。望公主不負聖恩,謹言慎行。欽此!”
蘇念昭聽聞,只覺如五雷轟頂,心中一陣劇痛,雖然早知結果,可還是彷彿有一把銳利的匕首直直刺入心底。淚水不受控制地瞬間模糊了她的雙眼,眼前的一切都變得朦朧不清。她強忍著內心如翻江倒海般的悲痛,雙手止不住地顫抖著,緩緩伸出接過聖旨,聲音帶著濃重的哭腔,卻又在顫抖中透著無比的堅定:“臣女蘇念昭,謝主隆恩。”接旨後,蘇念昭用盡全身力氣,緩緩起身,雙腿猶如灌了鉛般沉重。與父王短暫商議後,她咬了咬牙,決定三日後便出發前往辰國。
在這最後的三日時光裡,每一分每一秒都顯得如此珍貴而又煎熬。蘇念昭如同影子般寸步不離地陪伴在王爺身邊。他們漫步在王府那熟悉的花園中,曾經,這裡充滿了歡聲笑語,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之地。如今,一草一木都彷彿在訴說著離別的哀愁。
王爺看著女兒,眼中滿是不捨與擔憂,那原本明亮的雙眸此刻也被一層陰霾所籠罩,眼角的皺紋似乎在一夜之間又加深了幾分,兩鬢的白髮在陽光的映照下格外刺眼。他輕輕拍著蘇念昭的手,那雙手曾經是那麼溫暖有力,如今卻多了幾分滄桑與顫抖,說道:“昭兒,此去辰國,路途遙遠,山高水長,你一定要照顧好自己啊。父王雖有萬般不捨,可為了這寧國的萬千百姓,只能委屈你了。”
蘇念昭抬頭望著父王,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光,宛如清晨荷葉上的露珠,搖搖欲墜。她輕聲說道:“父王,您放心,女兒明白。您也要保重身體,女兒不在身邊,您要好好吃飯,按時休息。父王,您還記得小時候,我在這花園裡追逐蝴蝶,不小心摔倒,您急忙跑過來抱起我,哄我別哭嗎?那時,女兒就覺得,只要有父王在,什麼都不怕。可如今……”說著,她的聲音再次哽咽。
與此同時,蘇念昭開始細心地收拾行囊。她輕輕打開那雕花的樟木箱子,挑選著一些平日裡最喜愛的衣物。每一件衣物都承載著她在寧國的美好回憶。那件粉色繡著海棠花的羅裙,是她十六歲生辰時父王送的禮物,當時她穿著它在王府的宴會上翩翩起舞,贏得了眾人的讚歎;還有那件月白色的錦袍,是皇后親手為她縫製,一針一線都飽含著皇后對她的疼愛。她輕輕撫摸著這些精緻的綢緞,上面繡著的細膩花紋彷彿在訴說著曾經的繁華與溫馨。
她又將自己的銀錢首飾一一整理,打開那鑲嵌著寶石的首飾盒,裡面光彩奪目,不乏稀世珍寶。那支鳳頭金簪,是她第一次參加宮廷宴會時,聖上親自賞賜給她的,寓意著她的高貴與不凡;還有那串珍珠項鍊,顆顆圓潤飽滿,是她在一次宮宴上,一位遠方的使臣進貢給她的,象徵著她的美麗與魅力。每一件都價值連城,然而此刻,它們不僅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她對寧國深深的眷戀。
除此之外,她還帶上了許多聖上御賜之物,那一方刻著皇家印記的玉佩,溫潤的觸感彷彿還殘留著聖上的威嚴;那幅御筆親繪的畫卷,描繪著寧國的壯麗山河,是她對家鄉的深深牽掛。這些物件不僅是榮耀的象徵,更是她在異國他鄉的精神寄託,讓她在孤獨無助時,能夠感受到來自家鄉的溫暖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