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車兒的聲音,自然也傳到了曹操和曹丕耳中。
“多少有點看不起人了,父親大好一顆頭顱,在胡車兒眼裡卻只值百金。”
曹操正想問,如果是他,會給自己的腦袋懸賞多少金。春桃就端著兩碗冬葵湯過來,還拿了兩塊餅。
“公子,肉食都已經分給軍士們,就剩這點吃的了,您將就一下。”
“無妨,這大晚上的能有口熱湯,已經很好了。”
一邊喝湯,曹丕還一邊對張繡評頭論足。
“嗯,不愧是北地槍王,這身武藝確實不錯。”
眼看著典韋帶領著護衛越退越近,曹丕卻仍是不緊不慢的嚼著餅,喝著湯。
還問曹操呢,“父親您不吃嗎?不吃我可讓春桃吃了。”
春桃自然是不敢吃的,只是束手站在一旁。
不知道為何,明明不遠處打得頭破血流屍橫遍地,但她卻一點也沒感到害怕,甚至有心情偷偷瞄幾眼二公子。
二公子還這麼淡定,那就更不害怕了。
不知不覺,已三更!
曹丕拍了拍手,喝完了湯。
“父親,此時可以勸降張繡了。”
曹操一愣,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什麼。
眼看人家的刀都要架在咱們爺倆脖子上了,你跟我讓他投降?
沒等曹操開始說話,張繡先開始了勸降。
“曹孟德,放棄掙扎吧。”
“我承認,典韋將軍調教出來的這群護衛,確實戰鬥力驚人,僅憑步卒一時半會兒突破不了。”
“但我已經讓人清理後面的營盤,典韋將軍再勇猛,也擋不住騎兵衝鋒吧?”
典韋握著大斧的手,已經微微顫抖。一個時辰的鏖戰,他幾乎從未間斷揮動手中大斧。
如果僅僅是眼前這群步卒,再抵擋一陣倒是沒有問題。哪怕是騎兵衝鋒,他也自信能擋住一兩波。
可在那之後呢?
典韋回頭看了一眼還在擦嘴的二公子,牙一咬心一橫,死則死耳!
馬蹄聲漸近,地面開始震動。
不只是典韋心裡一緊,曹操握劍的手也不由自主的加重了力道。
但隨著喊殺聲響起,先被衝亂的是張繡的後方陣型。
一馬當先撞到張繡眼前的,是手執長刀的許褚。力劈華山之勢當頭砍下,張繡不得不勒馬挺槍應戰。
而曹昂則是對上了胡車兒,直到此時曹丕才算明白,為何歷史上的曹操直到臨死前,都還在惦記著這個長子。
文武雙全,從創業之初就跟著他,忠心更是沒得說,能不惦記麼。
曹丕也沒起身,就那麼側著身子對曹操拱了拱手。
“恭喜父親!”
“不過死裡逃生,何喜之有?”
曹操心想的是,丕兒還是年輕,這就開始恭喜了。
還是子修奮不顧身殺出重圍去搬救兵。等收拾了張繡之後,一定得好好獎賞一番。
得好好考慮考慮,下一步該如何佈置,才能徹底滅了張繡。
“恭喜父親得了南陽,又得了猛將張繡,謀臣賈詡。”
“可謂是三喜臨門!”
曹操越發一頭霧水,這都哪跟哪?
越來越多的曹軍蜂擁而至,張繡望著近在咫尺唾手可得的曹操,最後還是艱難的選擇撤退。
可當他收攏殘兵敗將往宛城方向逃竄時,曹操也讓曹昂許褚帶兵在後面一路追殺,誓要斬盡殺絕。
還沒到宛城,先撞上了賈詡。
“文和先生知道我有今日之敗,特意前來迎接?”
“唉,佑維!”賈詡已經五十歲,騎在馬上唉聲嘆氣,“昨晚你還沒動手,夏侯惇就親率大軍攻進宛城,如今宛城已經姓曹了。”
“該死的曹賊!”張繡氣憤地揮舞馬鞭,卻也無可奈何。
看了看身前身後的殘兵敗將,張繡揮了揮手,“去南陽,整軍再戰。若不奪回宛城,有何面目再見劉景升?”
“恕我直言,此時的南陽只怕也……”
賈詡畢竟是頂級謀士,夏侯惇攻城之時,他就已經想明白了。
而且不由得由衷的佩服曹操,敢以自身為餌,來獲取整個南陽郡。
“文和先生教我,如今我們該往何處去?”
賈詡翻身下馬,對張繡行了個禮之後,這才開口。
“還請佑維再降曹孟德!”
“這……”張繡猶豫了,畢竟昨晚上才反水,天一亮又投降,他自己聽起來都離譜。
“此時的曹孟德,恐怕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投降了吧?”
“非也!”賈詡搖了搖頭,“曹孟德如果真是競逐天下的雄主,就一定會接納咱們。”
張繡還是猶豫不決,不多時,于禁也帶著人從南陽趕來,對張繡形成了包圍的態勢。
這下不投降也得降了,於是又自縛雙手,一路跟隨曹昂和許褚于禁,到了曹操面前。
曹操這會兒卻沒空見他們,正審兒子呢。
直到張繡被殺退後,曹操才從典韋口中知道,這一切都是曹丕這個黃口小兒的安排。
“你竟敢如此膽大妄為,說,背後是何人教你?”
“用兵者最忌諱兵行險著,你可知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如果,如果說你大哥沒能突圍呢?如果回來得晚了呢?”
“又或者,南陽和宛城都有重兵把守呢?”
曹丕眼珠子一頓滴溜溜亂轉,說自己是穿越者?好像難以取信。
萬一曹操真信了,非要問他百年之後的事,那怎麼說?總不能說曹家人都被司馬懿殺絕了吧?
猛然想到一個人,非常適合甩鍋。
“兒當然是有把握,否則怎敢如此行事。”
“說,你哪來的把握?”
“張繡帳下謀士,賈詡,賈文和。”曹丕直接拖出這位擋箭牌,“是他告訴我,說張繡今夜要反,也是他告訴我兵力部署的。”
“你怎麼就能相信賈詡說的是真話?”
曹操可沒那麼好糊弄,繼續刨根問底。
“因為文和先生對孩兒說的,是實情。”
“是什麼樣的實情,能讓你如此相信於他?”
“文和先生對孩兒說,如今天下真正的明主,只有父親一人而已。”
曹操瞳孔一縮,賈詡果真如此說?
“想必此時,佑維將軍和文和先生已經到了。父親若是不信,一問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