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說
極品熱門小說推薦

第3章

第3章:改革遇阻,孤身力挽千層浪

許文全身心投入改革籌備,每日奔波於朝堂與民間。他一心想要將心中構想的藍圖,化作大楚繁榮的實景,卻不知暗處,丞相趙崇及其黨羽正緊鑼密鼓地編織著陰謀之網。

這日,許文在整理各地呈上來的民生資料,準備在御前會議上詳細闡述改革中關於減輕賦稅、扶持農桑的具體措施。這時,翰林院同僚張大人匆匆走來,神色慌張。

“許大人,不好了!”張大人壓低聲音說道,“我剛聽聞,趙丞相聯合數位大臣,準備在御前會議上彈劾你,說你改革的主張是妖言惑眾,會動搖國本。”

許文眉頭緊皺,卻並未顯得太過驚慌。他鎮定地說:“多謝張大人告知。我既決定推行改革,便早已料到會有這般阻力。”

張大人憂心忡忡地勸道:“許大人,趙丞相勢力龐大,朝中半數官員都聽他號令。此次彈劾來勢洶洶,您可要早做打算。”

許文微微點頭,心中已有了計較。他深知,這次御前會議將是改革路上的關鍵一戰,只許勝,不許敗。

很快,御前會議召開。金鑾殿內氣氛凝重,楚宣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威嚴地掃視著群臣。

趙崇率先出列,手持笏板,神色嚴肅:“陛下,臣有本奏。如今許文提出的改革之策,看似為國家著想,實則暗藏禍心。他主張大幅減輕賦稅,如此一來,國家財政收入必將銳減,如何維持軍隊開支、修繕水利?這分明是不顧國家安危,只顧一己之名。”

眾大臣紛紛附和,一時間,大殿內指責聲此起彼伏。

“許文,你可有話說?”楚宣帝目光投向許文,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

許文不慌不忙地走出隊列,拱手說道:“陛下,丞相所言差矣。如今百姓賦稅沉重,許多地方民不聊生。農民辛苦一年,收穫的糧食大半都被徵走,如何有動力耕種?長此以往,農業荒廢,才是真正動搖國本。”

趙崇冷哼一聲:“哼,說得輕巧。減輕賦稅,國庫空虛,拿什麼來應對天災人禍?”

許文從容應對:“丞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臣經過深入調研,發現如今國家賦稅雖重,但真正流入國庫的卻有限。大部分都被各級貪官汙吏層層盤剝。只要整頓吏治,嚴查貪腐,堵住漏洞,即便減輕賦稅,國庫收入也未必會減少。而且,百姓富足,才會更加擁護朝廷,國家根基才能穩固。”

趙崇一時語塞,但很快又強辯道:“整頓吏治談何容易?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在這期間,國家運轉所需的錢糧從何而來?”

許文早有準備,他拿出一份詳細的計劃書:“陛下,臣建議,在改革初期,可以先從商業入手。大楚商業繁榮,但商稅徵收卻十分混亂。我們可以重新制定商稅政策,規範稅收流程,增加商業稅收。同時,鼓勵發展新興產業,比如海外貿易,以此來增加國庫收入。”

楚宣帝接過計劃書,仔細翻閱起來。殿內一時安靜下來,眾人都在等待皇帝的裁決。

許久,楚宣帝抬起頭,目光中透露出讚賞:“許文,你的建議朕覺得可行。改革之事,勢在必行。朕命你為改革特使,全權負責改革事宜。如有官員敢從中作梗,嚴懲不貸。”

許文跪地謝恩,心中充滿了感激與決心。趙崇等人雖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公然違抗聖意。

然而,改革的推行遠比想象中艱難。許文剛邁出第一步,便遭遇了重重阻礙。各地官員陽奉陰違,表面上支持改革,實際上卻拖延執行。尤其是在整頓吏治方面,每當許文派人去調查官員貪腐情況,總會遇到各種阻力,證據也常常莫名失蹤。

許文深知,這背後定是趙崇等人在搞鬼。他決定從最棘手的案件入手,撕開敵人的防線。

這日,許文接到密報,說江南地區的一位知府李大人貪腐嚴重,魚肉百姓。他親自帶領一隊人馬,日夜兼程趕到江南。

到了江南後,許文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展開調查,而是喬裝打扮,深入民間,與百姓們交談。他很快了解到,這位李知府不僅貪汙賑災款,還強佔百姓土地,無惡不作。百姓們對他恨之入骨,卻敢怒不敢言。

掌握了足夠的證據後,許文決定對李知府採取行動。然而,就在他準備動手時,卻收到了楚宣帝的聖旨,要求他立刻回京。

許文心中疑惑,卻不得不遵從聖旨。他將調查李知府的事宜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叮囑他一定要小心行事。

回到京城後,許文才知道,原來是趙崇等人在楚宣帝面前進讒言,說他在江南濫用職權,意圖謀反。楚宣帝雖然沒有完全相信,但還是決定將許文召回,當面詢問。

在皇宮中,許文見到了楚宣帝。他將在江南的調查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帝,並呈上了收集到的證據。

楚宣帝看完證據後,龍顏大怒:“這個李知府,簡直是無法無天!趙崇等人竟然還敢為他隱瞞。許文,你做得對。朕錯怪你了。”

許文跪地謝恩:“陛下聖明。臣一心只為大楚的繁榮,絕無半點私心。”

楚宣帝點了點頭:“朕相信你。你繼續去推行改革吧。朕給你一道密旨,如有官員敢違抗改革,你可先斬後奏。”

許文接過密旨,心中充滿了感動。他深知,皇帝的信任來之不易,自己絕不能辜負這份信任。

回到江南後,許文憑藉著密旨,迅速將李知府及其黨羽一網打盡。這一消息傳開後,各地官員紛紛收斂,改革的推行也終於有了起色。

然而,許文並沒有因此而放鬆警惕。他知道,趙崇等人絕不會善罷甘休,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面。

在改革的過程中,許文發現,想要徹底改變大楚的現狀,僅僅依靠經濟和吏治改革是不夠的,還需要培養一批有識之士,為朝廷輸送新鮮血液。於是,他向楚宣帝提出了開辦新式學堂的建議。

楚宣帝對這個建議十分感興趣,當即批准了許文的請求。許文親自擔任學堂的校長,聘請了一批有真才實學的老師,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教學課程。

新式學堂的開辦,吸引了眾多寒門學子前來求學。他們在這裡學習到了先進的知識和理念,成為了改革的堅定支持者。

隨著改革的深入,大楚王朝逐漸煥發出新的生機。百姓生活日益富足,國家實力不斷增強。而許文,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成長為一位深受百姓愛戴、皇帝倚重的朝廷重臣。

但許文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他的心中,始終懷揣著一個更大的夢想,那就是讓大楚成為天下第一強國,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