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內落針可聞,身著紅綠官袍的大臣都低著頭閉著嘴,一言不發,看樣子是著實被震撼到了…
這也是朱允炆繼位以來從來沒見過的“場景”,沒有爭吵的大明朝堂還是大明朝堂麼…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他最倚仗的大臣,大明開國功臣排行第三祈陽王李文忠之子,當朝太傅,北伐最高指揮官,大都督府左都督,諸多頭銜與光環集於一身的,李景隆…
面對李景隆的這些“自殺”式的自爆,朱允炆也愣了許久,然後隨著事態的發展,朱允炆通過換位思考後,才有了個比較牽強的理由,
被世人稱為名將的李景隆被朱棣兩度以弱勝強,受不了如此大的打擊因此無顏苟活於世…
也只能這個解釋才存在著那麼一絲合理性,否則就只能解釋為是鬼上身了,但這可能麼…
朱允炆想明白後嘆息一聲,站起身快步來到了李景隆身前,動作輕柔的將他扶起,生怕再次刺激到這個“大明戰神”。
看著這個大明最高統帥,朱允炆心中一痛,昔日出徵時李景隆是多麼意氣風發,帶著御賜的斧鉞,在金陵城下揚言必能一戰功成,躍馬北平,那一幕至今還深深刻在朱允炆的腦海中。
誰知現在卻被打沒了心氣兒,頹然到一心求死的地步,雖然沒有功勞,但好歹還有苦勞不是,
朱允炆在李景隆錯愕的目光中輕聲道“九江兄長,勝負乃兵家常事,朕不怪你,是天佑燕賊不佑朕,你無需自責,更不可因此產生輕生的想法,朕要你振作起來!”
“九江兄長?”
“你在喊我?”
方明偷偷用眼角的餘光瞥了眼四周,確定了朱允炆是在和他說話,心中大喜,我他麼直接穿到了個王爺身上!
穿回明朝當王爺,這段兒我熟啊!!!
突然朱明腦海中靈光一片,想起一件可怕的事,“不對啊,九江好像是李景隆的表字,而李景隆又與朱允炆是表兄弟關係!”
再細細品味朱允炆的那些話,終於得到了個讓他絕望的結論,
“我他麼竟然是李景隆…”
李景隆心中各種念頭翻湧,霎時間整個人都不好了,面色變得蒼白,手指也在微顫。
朱允文見李景隆的臉色變白,心中再次一痛,以為是自己的話又刺激到他了,趕緊補充道,“兄長,今日下朝後回去好好歇息,別再想那些糟心事兒了,”
然而有些人卻不想李景隆就這麼被放過,朱允炆話音剛落,率先跳出來的正是先前被李景隆使眼色的那個老官兒…
“陛下!李景隆自己說的三條罪狀條條當誅,陛下切不可婦人之仁,”老官兒悲聲大喊後,來了個雙膝跪地,磕頭如搗蒜…
“臣練子寧請斬李景隆”
“臣宋徵,請斬李景隆”
“臣葉希賢,請斬李景隆”
“臣黃子澄,請斬李景隆”
…
黃子澄開口後陸陸續續又跪下不少人隨聲附和,可見這個老賊的威望之高。
李景隆聽著這些主張要砍自己的人,心中默默記下了他們的名字,
也只能記記名字了,坑是自己上午挖的,人是中午掉進去的,下午他們只是填個土,這都是自己作的啊…
只是這些老登太過分了,居然沒一人提示他是在給自己挖坑,哪怕咳嗽一聲李景隆日後都會念他個好啊…
李景隆不知道的是,老官兒們聽到他說那些話的時候雖然表面不動聲色,其實心裡早就樂開了花兒,
想到這裡李景隆心中又是一陣悲慼,堂堂國公爺,在這危難之際竟無一人出面為他說句好話,我李景隆就如此不受待見的嗎?
其實這也是必然的事,打了兩次敗仗死了那麼多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在場勳貴送去混功勞的族人與心腹,
誰能想到十拿九穩的戰鬥都能被打的差點兒全軍覆沒,勳貴集團不落井下石都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了…
所以與他利益共同體的勳貴集團沒人會出手幫他,而文官則是迫切的想找個背鍋的人,不止可以撇清戰敗的關係,還能留下個不畏權貴的清名,何樂而不為!
於是乎兩方心照不宣的將李景隆推了出來。
幸好朱允炆如書中記載的那般,對李景隆是無腦的信任,不僅沒有對他做任何懲罰還隱隱有再委以重任的趨勢,所以這些人都忍不住跳出來了…
最可恨的黃子澄這個老賊,李景隆惡狠狠的瞪著黃子澄,誰都能參他,唯獨這個老登不行,因為就是這個老登極力推薦他這個草包掛帥的!
毀了他一世英名不說,還讓他背上了虎父犬子的惡名。
並且後世人將他與黃子澄加上梅殷編排成了建文三傻,他李景隆還排行老大!是大傻!
大傻嗶的大傻!
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越想越氣,李景隆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眼睛迸發了強烈的恨意死死盯著黃子澄,怒吼道,
“蒼髯匹夫!無恥老賊!誰都可以彈劾我李景隆唯獨你不行,說我有領兵才能的是你!推薦我做大都督的也是你!打了敗仗要斬我的還是你!彼爾娘之!”
黃子澄被罵的吹鬍子瞪眼,正欲反罵回來,卻被身旁之人扯了扯衣袖,示意他讓李景隆先蹦噠一會兒…
李景隆罵完後深呼一口氣,掃了眼沉默不語的武勳們,高聲說道,
“我李景隆自視無才無德,幾番推辭,你這老賊見對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不成,就以軍國大義壓我,讓我不得不被迫掛帥出征,打贏了你舉薦有功,打輸了你推我出來受死?你這欺世盜名玩弄權術之輩,是在欺我將門武勳不善言辭否?”
此言一齣在場武勳紛紛臉色一變,李景隆這是想將他們也拖下水!雖然心中很不爽卻也知曉今日不得不出手保下李景隆了,
因為李景隆將武勳的核心利益牽扯了出來,他的話說的很直白,若是打了勝仗是文官舉薦有功,打了敗仗就得武勳背鍋受死!
那麼今後戰事就會變成文官的一言堂,而他們也極有可能會重蹈宋朝的重文抑武之覆轍!
畢竟連宋朝的武聖嶽鵬舉都死於了莫須有的罪名,他們這些人就還能討到好?
並且此先例一旦開啟,今後文官都有樣學樣,那麼他們這些武勳除了面對戰場上的刀槍,還得提防這些文官的暗箭。
李景隆之所以敢說自己推辭過三軍統帥之職,也是因為有不少先例的,文人都講究派頭且,極其鍾愛名聲,
大臣連辭個官都要三請三辭,封個重要官職時更是將自己說的一無是處,然後舉薦之人就會用各種理由為其搭建臺階,扶其上位,從而造就一段段伯樂與千里馬的佳話。
而這也恰好給了李景隆一些反擊的話語。
“豎子,你,你,你”
黃子澄被李景隆的無恥氣的老臉通紅,指著李景隆半天說不出話來
我推薦你去重要崗位,你謙虛一下,我再給你臺階,你順著臺階往上爬,這本就是朝堂上心知肚明的潛規則,
李景隆這個不當人子的混賬竟是拿這個來攻訐他,簡直令人髮指!
但黃子澄又不能反駁,因為一旦將這些點明,他就會得罪所有靠這些規則搏名的“賢臣”,也包括他自己。
李景隆不著痕跡的觀察了場中氣氛的微妙變化,見剛才挑動文武對立的那些話起了作用,於是便決定趁熱打鐵,再添一把火,李景隆一個轉身朝著朱允炆深鞠一躬,高聲道,
“先父李文忠戎馬一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得太祖洪武爺厚愛,將其列為開國六公之一,
死後更是被追授祈陽王,進了太廟享天家香火與國同休,先父的一生榮耀無比,奈何我李景隆無能,兩度辜負陛下重託,被朱棣以弱勝強擊敗,弱了先父的名頭,敗了朝廷的底蘊,臣無顏再苟活於世,請陛下賜臣一個體面!”
李景隆搬出了李文忠後,場中武勳知道他們得出來說話了,否則李文忠的兒子打了敗仗都得死,那他們這些人又能好到哪裡去?誰敢保證百戰百勝?
朱允炆臉色變換正欲開口,可沒等朱允炆有所動作,
武勳中的耿炳文第一個出列,李景隆之前的主帥是他,也被朱棣打敗過,回來時沒少被這些只會耍嘴皮子的文官彈劾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如今李景隆先手開團又抬出了開國戰神李文忠,他耿炳文忍這些文官夠久了,現在他不想忍了。
“臣耿炳文有本要奏,曹國公李景隆長北平兵敗事出有因,臣親身參與了圍攻北平之戰,期間翟能確實有望攻破北平城,但曹國公絕不是怕翟能立功”
朱允炆對耿炳文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曹國公未強攻的原因是,朱棣蠱惑城中百姓將我們朝廷大軍當成了奸臣亂黨,藉此矇蔽了城中無知的百姓,”
“諸多百姓從而自發登上城樓為守衛他們的家園而戰,北平城正門還有著燕王妃帶領的婦人協助守城,曹國公身負皇命又領正義之師,怎可行那屠戮無辜百姓之事?”
“北平百姓亦是我大明子民,臣以為曹國公未下令強攻沒有過錯!”
李景隆以前很鄙視這種張口百姓閉口蒼生的話語,可如今他穿越到了大明,不得不逐幀學習。
清了清嗓子的耿炳文繼續說道
“且若拿下北平,朱棣率軍在外就會四處流竄,屆時我朝廷大軍就會被朱棣牽著鼻子走,曹國公所用的戰略正是效仿孫臏的圍魏救趙,圍點打援之策。”
諸位勳貴見耿炳文助戰,而主攻李景隆卻還在那唯唯諾諾的模樣,氣就不打一處來。
其實是因為李景隆現在還沒有得到原主的記憶,根本不清楚兩次大戰具體的前因後果,不過他此時也被耿炳文的理由說服了,他也認為他李景隆沒錯!
一些勳貴們見耿炳文幫李景隆說話,李景隆自己卻一言不發,就開始起鬨拱火,
“李景隆爭口氣!”
“李景隆精神點兒!”
李景隆聽著一聲聲拱火,忍不啐了一口“草!”
正欲開口與耿炳文並肩作戰,卻被一道突如其來叫好聲打斷。
“李景隆好樣兒的!”
原來是見道李景隆開口就是國粹,武勳陣營一高興,一道道喝彩便接連響起,
只是聽著這些叫好聲,李景隆卻陷入了沉思
這些話好耳熟,似乎在哪兒聽過…
奉天殿中武勳呼喝此起彼伏,不知道的還以為李景隆立了大功…
耿炳文嘴角微微上揚,隨後面容悲慼,轉而看向那些攻訐李景隆的文臣顫聲道,
“諸位重臣以為是否應該否強攻北平城,將屠刀揮向這些無知百姓?”
耿炳文話音落下後,李景隆心頭一驚,耿炳文不愧是戰場老丘八,官場老油條,一開口就讓那些文官進退兩難!
而以黃子澄為首的那些文臣則是臉色一變,不敢接話,誰要是敢說李景隆應該不顧一切的攻城,那估計他家的祖墳都會被刨了,
此事還涉及到朝中的另兩位大佬,魏國公徐耀祖,中軍府左都督徐增壽,
燕王妃是出自他們徐家的嫡女,場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朱棣兵敗死了,朝廷也不會對徐氏趕盡殺絕,因為她姓徐,徐達的徐!
見無人敢應答,耿炳文開始直接點名黃子澄“黃子澄,若是你指揮大軍,你認為該如何?”
黃子澄見所有人將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只覺得如芒在背渾身不自在,若是攻城那他的名聲就全毀了不說還得罪了魏國公,若是不攻城那就等於承認李景隆的決策沒有失誤,他今日彈劾了個寂寞。
可如今這麼多人都盯著他,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回答
“老夫以為,應在周邊設下埋伏,等朱棣回來在城外將他一舉殲滅,儘量不傷及城中百姓和平解放北平,可是李景隆六十萬大軍掌握絕對兵力優勢被朱棣八萬人擊潰,這是不爭的事實!他豈能無罪!”
黃子澄忽然話鋒一轉,厲聲喝道
“耿炳文,你也是個敗軍之將,若不是你無能,朝廷也不會派李景隆接替你的位置,李景隆有此大敗你也罪責難逃!”
這也能扯上關係?李景隆有些呆滯的看向黃子澄這個老噴子,同時心中為耿炳文默哀一分鐘…
耿炳文臉色一陣紅一陣白,幾度想爆粗口還擊,他生平謹慎,打仗也比較擅長防守,而這些文官為建功攛掇皇帝下令逼他主動出擊這才釀成了他的大敗,
但一想到這個命令朱允炆下的,他也就有再繼續爭辯的底氣了。
可他能忍不代表別人也能忍,駙馬都尉梅殷站了出來,語氣中充斥的嘲諷
“黃大人,勝負乃兵家常事,朱棣的領兵打仗的本事有目共睹,某認為被他打敗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你若覺得我們這些丘八無能,你行你上啊!”
朱棣是徐達的女婿,在未就蕃之前便輪流跟在幾位大帥帳下學習,有過許多實戰經驗,再加上朱棣自身超高的天賦,他領兵作戰的本事在這個時代沒有幾個人敢說穩贏他…
李景隆見梅殷跳出來了眼前一亮,心中直呼好傢伙,建文三傻狗咬狗幹了起來,三傻幫大傻怒懟二傻,唯一可惜一點就是,大傻是他自己啊,否則看到這出大戲沒有西瓜怎能行…
隨著眾位武勳的加入,一問一答變成了七嘴八舌,脾氣火爆的已經擼起袖子隨時準備肉搏了…
眼看朝堂就要再興起一場文武之爭,
當事人李景隆卻老神在在,彷彿此事與他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