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說
極品熱門小說推薦

第2章

皇極殿外。

一箱箱銀光閃閃的銀子在陽光下閃耀著詭異的光芒。

趙百戶帶領御馬監親衛和勇衛營的弟兄將二十萬兩銀子全都搬到了大殿門口。

這是崇禎最後的家底!

後世有人說崇禎是個守財奴,最後關頭也不願意把這二十萬兩銀子拿出來。

這純粹是扯淡。

這無非是那些投降的文臣武將和太監,抹黑崇禎罷了!

只有各種抹黑崇禎,才能為自己投降找點藉口和理由。

崇禎為什麼最後在內帑留下二十萬兩銀子?

李自成大軍圍城後,整個京城大部分官員跑得跑、降得降。

誰還去執行發銀子的事!

按照每兩銀子三十七點七克來計算,二十萬兩銀子換算到後世就是七千五百四十公斤。

趙百戶他們這一百五十號弟兄平均每人要搬一百斤。

好在古代的人負重能力比後世強太多,要是後世的網紅和嘴炮們來,光是搬這二十萬兩銀子,非戰鬥減員至少五成!

一箱箱銀子後面,兩千名死士牽著馬一列列站著。

除了戰馬的鈴鐺、蹄子、鼻孔噴氣發出聲音、以及馬尾時不時甩動幾下外,他們都一動不動。

他們的戰力絕對比不上建奴騎兵、遼東鐵騎。甚至連其他普通邊鎮的騎兵都不如。

但這份安靜和肅穆,說明他們的紀律感和服從意識很強。

這就足夠了!

兩千雙眼睛看都沒有看面前的銀子,全部盯在臺階上的崇禎身上。

他們有的穿著錦衣衛的飛魚服、有的一身順天府差役的打扮。

還有的穿著東廠番子的制服,但大部分都穿著五花八門的百姓服飾。

崇禎站在皇極殿門口的臺階最高處,冷漠地俯瞰著他們。

這是他衝出包圍圈的底牌,他內心激動不已,但必須保持皇帝的威嚴。

後世職場的一些經驗教會他,一個老大,一個領袖,內心和外表必須足夠冷漠。

雖然總繃著臉很累,但人性就是如此。

你的心思一眼被人望穿,你就完了。

歷代統兵的人,御下只有兩種模式:

要麼學吳起,和軍士們同甘共苦,把他們當自己的親人和兄弟。

要麼學霍去病,傲然、冷然、森然、狠心罰、玩命賞。

這兩種模式需要特定的性格、環境,一旦成功,手底下的人願意為你死。

崇禎這次準備學霍去病。因為他是大明的皇帝,他有這份傲氣和底氣。

況且這個時候根本沒有時間學吳起那樣和這兩千名死士同甘共苦。

崇禎揹著雙手,在臺階上來回踱步,盯著這些死士,遠遠地、高高低、冷冷地一排排看過去。

不是他要裝叉,而是他還在等其他物資和部署的到位。

他更需要等到晚上。人類社會很多重大的轉折點,都在夜晚。

很多歡樂和幸福發生在夜晚,但更多殘酷和血腥也發生在夜晚。

夜晚屬陰,主突襲和肅殺,是一切陰謀家和統兵之人的天然盟友。

“王承恩何在!”崇禎突然大吼道。

“內臣在!”王承恩在臺階下跪下施禮道。

在眾人面前,君前奏對的禮儀必須要有。

“這幫兔崽子都是你帶出來的?”崇禎大聲問道,生怕下面兩千人聽不到。

不待王承恩回話,崇禎又用一種慵懶、隨意、不屑的語氣問道:

“他們行不行?”

皇爺這是激將法了,冰雪聰明的王承恩立刻明白了。

王承恩站起來轉過身,面目赤紅,大聲對著兩千名軍士說道:

“我王承恩是個沒蛋的人,在這大明天下只有陛下把我當人。我願意為皇爺去死!”

“皇爺問你們行不行?”

“殺!”兩千人齊聲高呼,皇極殿屋頂上的灰塵在這陣聲浪的衝擊下陡然灑落。

“你們能不能為皇爺去死?”王承恩吼道,尖利的嗓音令人起雞皮疙瘩。

“能!”兩千人齊聲吼道。

好你個大伴!居然還有這等收服人、培養人的本事。

幸虧你不是魏忠賢!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崇禎有意無意瞟了一眼臺階下遠遠低頭站立的王廉,然後抬起頭來,正面看著兩千名死士,怒吼道:

“今晚夜半子時,護送我出安定門。”

“你們活,朕活。你們死,朕死。朕活,大明活!”

“朕死,大明亡!”

“大明亡,你們作為皇帝親衛,敵人不會放過你們、你們的妻女為奴。”

“你們他媽的到底行不行?”崇禎盡最大的聲音再次怒吼。

“殺!”

“殺!”

“殺!”

崇禎伸出手示意所有人安靜。

“這些銀子,你們每人拿三斤,兩斤放在胸前,一斤放在後背。”

“趙百戶,你帶人分配。”

崇禎話音剛落,兩千名死士震天雷般歡呼起來。

雖然這次絕大部分人都會死去,但銀子畢竟是銀子,誰能不愛!

別人發銀子是按兩、按錠,崇禎是按斤!

今晚,我要讓天下人見識銀子的威力!

“背後的一斤屬於你們的,胸前的兩斤朕另有安排!”

兩千名死士毫不在意,一斤也足夠了。

一斤銀子就是十六兩,這可不是後世的十六元錢。

《賣油郎獨佔花魁》中的賣油郎,作為經營有道的個體戶,一年下來毛收入才十六兩。

遼東的關寧鐵騎,大明待遇最好的邊軍,一個月也才差不多一兩半銀子。

“趙百戶,你們那一百五十人也都拿一份。剩餘的銀子你安排人先看著。”崇禎補充道。

皇極殿下,眾人熱火朝天分著銀子。

崇禎帶著李若鏈、王承恩走入了皇極殿。

“大伴,從這兩千人中找出兩名武力高強的統領,每個人各自統帶一千名。”

“皇爺,內臣早有備選的人了。這批死士中,有兩個人最為拔尖。”

“繼續說。”

“一名叫張伯宗,宣府人,擅長突襲,騎術精絕。”

“一名叫顧玉川,山東人,一杆楊家槍,百十人近不了身。”

“很好。一刻鐘後,傳張、顧二人進殿。”

“李若鏈,錦衣衛中是不是有個叫高文采的千戶?“崇禎問道。

“回陛下,確有此人。”

“他此刻應該在宣武門守城,派人帶他回皇極殿。”

李若鏈心中一凜,陛下對一名千戶的具體位置居然也能掌握得這麼細。

要知道,內城可是有九道門,每道門安排的中高層官員,數都數不過來。

大順軍圍北京城前,李若鏈這個從三品的錦衣衛指揮同知,也很少有資格見到崇禎。

一個只有五品的錦衣衛千戶在哪個位置守城,陛下居然也知道?

陛下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敏銳了?

繼續閱讀